探秘古蜀文明│走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六十一)

标签:
网络文魁在四川旅游探秘古蜀文明走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图片 |
分类: 旅行随笔 |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青铜虎头龙身像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极具神秘色彩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出土位置: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年代: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前1046年)。尺寸:通高75.5厘米(一说80厘米),前后长58厘米,左右宽38.5厘米,座高10厘米。虎头:圆眼外鼓,眼球墨绘,角跟两侧各有两獠牙,阔口微张露齿,衔一铜质条状飘带。龙身:长颈,前肢撑于器座之上,前爪有五趾(前四后一),胸部以下翻折向上,后肢腾空,双爪合并,后爪有五趾(前四后一),膝关节有象征关节的尖棱,腹部下侧用铜丝交叉缠绕捆绑加固。器座:呈三叉形,中间高拢呈山形,三个角各有一鸟,鸟头顶有冠,圆眼,宽扁嘴,长颈,体型肥硕。胸部中空,呈倒立桃形,翅膀收翅向后,尾羽与底座隆起处相接。双爪站立于座上,爪似呈蹼状,脑袋至后背呈鳞状羽,翅膀及尾羽有凹弦纹装饰,内填红彩(多数脱落)。前面鸟保存较好,左右两侧已断裂脱离,右侧鸟尾残断。底座:分为两层,局部可见裂痕和墨绘痕迹,器座上附着象牙残渣和象牙珠。造型独特:虎头龙身的结合形式十分罕见,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工艺精湛:从铸造到装饰,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文化内涵:这件青铜器不仅是三星堆青铜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代文明探索的重要见证,为研究古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展览意义:作为三星堆遗址的重要发现之一,青铜虎头龙身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成为博物馆的明星展品。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