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成都宽窄巷子(二)

标签:
网络文魁在四川成都旅游走进成都宽窄巷子摄影图片 |
分类: 旅行随笔 |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区内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当时,为了平定准葛尔之乱,年羹尧在少城的基础上修筑了满城,专门驻守满蒙八旗官兵。宽巷子原名兴仁胡同,窄巷子原名太平胡同,井巷子原名如意胡同(或明德胡同)。这一时期的宽窄巷子及其周边区域,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随着满清的没落,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一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大量收购旗人家产,宽窄巷子逐渐繁荣起来。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总督赵尔丰交出政权,拆除了少城的城墙,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民国初年,城市管理者将“胡同”改为“巷子”,宽窄巷子的名称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宽窄巷子经历了多次变迁,但始终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上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成都市启动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旨在保护老成都的真建筑,同时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经过五年的规划和建设,宽窄巷子于2008年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美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如今的宽窄巷子已成为成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成都历史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宽窄巷子还是成都生活文化的缩影,展现了成都人的悠闲与闲适,以及新潮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