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阆中古城丨参观阆中贡院(四)
标签:
网络文魁在四川南充旅游走进阆中古城参观阆中贡院摄影 |
分类: 旅行随笔 |




阆中古城贡院的具体历史细节,让我为您细细道来。初建与变迁:阆中贡院始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后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川北道黎学锦重修,宣统二年(1910年)再次维修。清初,阆中被设为四川临时省会,贡院作为科举考场,先后举办了“五科四川乡试”。阆中贡院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后,曾改作学校与驻军地。1986年,阆中贡院被四川省文物普查队发现,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规模与布局:阆中贡院占地面积达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布局坐北向南,分为考生考试区和生活办公区。贡院为三进四合院布局,通面阔十三间,长53米,横四列、纵两列,四周为片石垒砌的山墙。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是号房。主要建筑包括大门、龙门、考棚、至公堂和明远楼等。建筑与设计:贡院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以三门(大门、仪门、龙门)、一楼(明远楼)、三堂(至公堂等)等主体建筑组成中轴线,贯穿贡院的四大功能区域。贡院的建筑风格独特,第一、二列平房临街,正中为大门,两边各有五间平房。第三、四列房屋均高二层,东西两端各有侧房连接,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号房作为考场,考试时一个隔间一位考生,具有较强的防止考试作弊的效果。文化意义:阆中贡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之一,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科举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对于历史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来说,这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研究宝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