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万荣李家大院(九)

标签:
网络文魁山西晋商大院聚焦走进万荣李家大院摄影文化 |
分类: 旅行随笔 |






李文炳,字虎臣,清监生。自幼聪明,富有商业头脑,无心务农而有志于商道。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仅十六岁的李文炳开始弃农经商,干起了逢集赶会摆卖土布的营生,经常肩挑布包、走街串巷叫卖。随着时间推移,李文炳认识到靠摆摊卖布这样的小打小闹,生存容易发展难。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他得知靖边、安边、定边等地,因土地贫瘠、气候寒冷不能种植棉花,当地土布的价格猛涨,往返一趟利润颇丰,便用手头积蓄在万泉一带收购土布,组织马帮向“三边”贩运,同时把西北的皮货、药材等贩回内地,当地人称其为“边客”。李文炳的马帮从禹门渡摆渡过河,翻山越岭1000多公里,每年往返数次,有时还会遇到土匪抢劫,艰辛异常。由于他讲究诚信,生意便顺利地做大,逐渐积累起扩大经营的原始资本。李文炳决心改变中间商人身份,立志在“三边”设立商铺,占据整个商贸渠道。1827年,李文炳在定边县凝条梁镇设立商铺,改变自晋南零散收购的进货渠道为到河南的禹州﹑湖北的枣阳一带设庄批量收购土布,并捎购茶叶﹑药材﹑杂货到“三边”一带出售,马帮又将皮货、药材驮回销售。






网络文魁摄影《走进山西万荣李家大院》(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