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六水的“得意潭”,得意潭分为两个部分,上边水浅,顶多一米左右,下部水深,却有六米以上。上边小水潭边,有大小两个入水口,各有半米宽的水流注入下边的深潭,落差大约有一米左右,因此显得波浪翻滚,如沸腾一般。而下部水潭虽受水无数,却浑然不觉,恰似海若比之河伯,深得其“得其意而忘其言”之妙。得意潭得意潭与得渔潭间有一座石桥,溪涧正从此桥下流过。
这里是“飞凤崖”,即五水。再行不远,是一片赫黄色的摩天巨崖。巨崖的石纹一律横向,这就是六水有名的“锦帆屏”也叫做“锦帆嶂”。和锦帆屏相连的还有高耸入云的“连云崖”,这里就是七水。再往前就是八水的“牙门”,由此向上攀登,就到了九水的“金华谷”。峰回路转,即听到瀑布的如雷巨声。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蓝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有如细雨,蔚为奇观。
崂
泉 铭
铭文作者/范曾
黄海沧浪,北拥崂山巨峰,远接大洋澒洞。天道周星,仙子居灵异之府;爽籁送月,神人有绝妙之窟。松风伴涛,千山似碧笏归主;朝霞送晖,万壑推圣泉依宗。或一线玉悬,越涧穿峡;或百丈帘垂,敲崖击石。忽焉天倾龙漦,洗出净域;云传銮铃,奏同大吕。真宇内之洞天,齐鲁之福地。疑登瀛洲,辇道迎秦皇卤薄;便生药灶,方士圆唐宗仙梦。海上名山第一,非徒高摩重霄,更缘周流群岫。崂山之泉,穷碧绿而临无地,险岚云腾,幽谷烟笼,泉得神助,山随泉活,普天之下,未有如斯奇绝者。醴泉有名,崂泉阙如。太白携旷代之才,耽餐紫霞,忘著雄文,松龄探幽冥之魂,惟顾绛雪,偶咏海市。高人韵士,目迷而心醉,隐机而忘言,良可惜也。
且也吾国道学,殊重形上,契同于易;下接神话,非止于巫。东起海筮,西达昆仑,南极荆楚,深雄瑰伟,不惭希腊;太玄至奥,平视基督。阐阴阳之化育,扬自然之哲理,揭天地之大美,尊人类之至性。惟吾崂泉,知所流变,泉沁物衍,上善之水。观绝壁泛绿,悟四时之定法;待深峡红遍,知万物之成理。天筠诲人以道,此足徵矣。
有司雅望,嘱为内九水十八潭命名,仰泉注而俯潭溢,文思潮动,谨献至诚,以示后之来者。锦帆嶂在,当扬波于天下,撷雅为颂,永葆斯馨!
俱化潭“俱化”取自《庄子外篇.山木》之“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与时俱化”有与时俱进的意思,现实的意义是说: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与时进退,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去实践,去生存,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主观臆断,违背事物客观规律,自取苦果。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