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网络文魁
网络文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672
  • 关注人气:34,5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2020-01-28 06:06:06)
标签:

网络文魁

纪念父亲

诞辰100周年

怀念

情感

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网络文魁/撰文

       

       今年(鼠年)正月初四,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920年(猴年)正月初四,父亲出生在山西省同川东社康村,家中兄弟四个一个妹妹,他是长子。由于家穷地少,爷爷(石河)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补田”,添口添地,盼望今后的日子好过一些。奶奶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小猫”,像小猫一样灵活,捣挖着吃,饿不着。

       父亲姊妹五个,爷爷虽然文化不高,但明白事理,能够让孩子们及时上学,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父亲刚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还是硬着头皮把家里仅剩的一点钱,倾囊而出,供父亲在村里私塾念完初小,后来又到东社镇上读高小。为了能够早点帮衬家里,父亲刚读完小学,就在东社大街上摆地摊,做开了小买卖。

       父亲念高小时,二叔念初小。听父亲说,二叔上学记性不好,经常挨先生的板子。先生说:“人之初,性本善。”二叔念:“哦(我)当初,性本善。”先生念“人之初”,二叔念“我当初”,“伸出手来!”“啪!”二叔挨了一板子。先生大声问道“你记住了没有?”二叔大声说“你记住了没有?”二叔念完初小,就跟爷爷在地里干开农活了。

       后来,父亲到太原干鲜果品杂货店给人家当小伙计,进货送货卖货,逐渐积攒了人脉。后来,自己开店做了掌柜,家境也逐渐好起来。姑姑和三叔都读了完小,解放后,四叔还上了中专,成为父辈中学历最高的人。

       据说康村很早以前叫“向阳坡”,位于现今村址东南方向一华里处。因为在康熙三年发生了强烈地震,这个村受灾严重。灾后,村民们在重建家园的时候,将新村位置往西北方向挪移了一华里,为图吉祥,取名叫康村。但是翻阅当时县地方志,并无康熙三年同川地震的记载。只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地震的信息:“十月初五(11月22日)未时,地大震。初起西北,声若震雷,黄尘遍野,树梢几至委地,毁坏民房,人多压死。”康熙年间,两次地震,时间相差19年,看来“向阳坡”毁于地震之灾,事实不假。

       也许是为记住康熙年间因地震毁村而重建新村这件大事,取年号“康”字为名。或许是因为村庄地处福寿山下,古有“福寿康宁”吉祥话语,而取“福寿”之后的“康”字为名,以图吉祥。

       康村不仅出产优质酥梨(人们习惯叫同川梨、原平梨),同时也是晋商同川果品大军最早兴起的村落。

       父亲的一生,或许命中注定了他与同川梨(果品)从此不分离也分不开。从东社镇做贩卖同川梨的地摊生意开始,16岁到太原城里给人家当干鲜水果商铺的小伙计,后来自己当上了干鲜水果店的掌柜。解放后,父亲的果品店公私合营,后进入省供销社市果品公司果品科,一直干到1980年正式退休。

       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一辈子扑在果品行业上,直到正式退休。那时,果品行业的老板们都争先恐后的聘请他当果品顾问,愿给他最高的薪金。

       1984年3月4日(农历正月二十一,惊蛰节气的前一天),父亲安详的走完了他的最后人生,享年64岁。

       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姊妹已经36年了,在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兄妹全家率子孙后辈,向父亲的在天之灵,深深地鞠谢三鞠躬!

       本想在父亲诞辰百年的时候,趁着春节假期带儿孙回同川老家坟上祭奠父亲,结果现在正值武汉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春节期间人员减少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只能窝在家里过春节。因此,恕父亲的在天之灵原谅理解!这样做虽然无奈,但对您的儿孙后代好!

       记得2003“非典”那年,三叔走了,村里封路,我急着要回老家打发三叔,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四叔在电话里对我说:“你工作忙,还要带领几千人抗击非典疫情,要以大局为重,你回不来,三叔也不会怪怨你!”三叔走了!我没能回去为他老人家送行!像这次武汉冠状病毒疫情一样,没能在父亲诞辰百年之际,回到老家坟上祭奠父亲,成为终身遗憾!

       上世纪50、60、70、80年代,父亲在省供销社及市果品公司,长驻山西定襄蒋村车站货栈(当时火车只通到蒋村站,后来通到河边站),专门收购同川梨,从每年的“中秋节”开始,一直驻栈收购到第二年农历节气的“惊蛰”前后。

       在上辈同川老人们的心目中,一提到东社康村的“小猫”,无人不知,家喻户晓。那时候,国家物质紧缺,实行统购统销,同川梨也一样,由省供销社派人来统一采购。父亲“小猫”就是省里派来统一采购(同川梨)人员的代表,同川梨的品种、规格、价钱他说了算。

       父亲是同川人,他从年轻时候贩梨经商开始,到后来成为省供销社的采购员,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对家乡的梨,情有独钟;对家乡的梨树,如数家珍;乡情更浓,乡情更深!

       父亲是同川梨乡的人,他更理解同川梨乡的果农,他从年轻时候贩梨开始,认为同川梨就是最好的梨,最好梨就是要卖出最好的价钱!

       父亲是同川人,他走遍了同川的山山水水,走遍了同川的村村落落;他走到了各村各队的地里,走到了各队各组的梨树下;他知道哪些梨树长在向阳坡上?哪些梨树长在山疙梁上?哪些梨树长在山沟沟边上?看到哪个村送来的梨,他甚至知道这颗梨结在哪颗树上。

       父亲是同川人,同川乡亲只见他经常来村里地里树下转悠,并不知道他穿破了多少奶奶给他亲手做的麻绳納底的布鞋?省供销社的领导只知道他办事认真,做事放心,哪里知道他走遍了同川的山山水水每一块土地,又有谁知道他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

       父亲是同川人,与生俱来同川人的秉性,正直善良、刚正不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前半生,他为了家庭的生存,经商下海做干鲜果品买卖,苦尽甘来;后半生,他把自己交给了国家,认真工作,踏实工作;他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一个做了好事不愿留名的人!

       在同川人眼里,解放前,父亲“小猫”是贩梨人;解放后,父亲华丽转身,成为省供销社采购同川梨的购梨人。与生俱来,父亲的一生,就像同川的酥梨一样,春天,绽放着雪白的梨花,地里是一片雪白的花海;秋天,梨树结满丰硕的果实,就像“金瓜”吊在树上;同川梨,皮薄、肉细、水大、核小、甘甜,在全国享有名气。同川梨,沁在口里,甘甜心中!

       敬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川老一辈的乡亲不会忘记您!同川各乡各村的梨树,更不会忘记您!

       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整整50年,半个世纪,同川的“小猫”,康村的“小猫”,把同川梨的卖到全省,卖到了邻省,卖到了全国,让同川梨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从此,让同川梨(原平梨)名扬天下!敬爱的父亲,您对同川梨走出同川,名扬天下,功不可没!

       上世纪,整整50年,经父亲的手,究竟卖出了多少同川梨?或许已经成为天文数字!谁也说不清?但是,同川的梨树记得,上世纪50年里,它们总共结了多少果?

       敬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川老一辈的乡亲不会忘记您!同川的千百万颗梨树不会忘记您!

       敬爱的父亲,在您诞辰百年的时候,子女携家人后辈,再次向您老人家深深地三鞠躬!

       愿天堂的父母一切安好!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