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历史》从春秋时期的晋国说起(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绝对是不可不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彻底的奠定时期。要了解中国历史,必先了解春秋战国。因为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政治、军事、宗教、外交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农牧业种植、手工业制造、生活必需品交换买卖、物质流通等正在兴起等重要时期。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春秋时期。什么是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中国的文化来源于天文,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讲昼夜,白昼在冬天最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平均。只有在春天二月间和秋天的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节气,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黄道中间的时刻,白昼和黑夜一样长,气候也是不冷不热得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秋分一样平衡的天平上来评判。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晋国商人猗顿被韩非子赞誉为:“上有天子诸侯之尊,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可见当时晋国商人就闻名于天下。猗顿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猗顿在西河(今晋南一带)起家,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10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
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晋景公时,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覆灭。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唐叔虞是西周周武王姬发和王后邑姜(姜太公的女儿)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因受封于故唐尧故地,其国故初名为唐,其亦号唐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至其子燮父继位徙治晋水,乃更国号为晋。一说因善射改名。
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王后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传说一天晚上邑姜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邑姜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就给儿子取名为虞。
周成王时,唐国发生内乱,周公灭了唐。一天,周成王和虞作游戏,周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送给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史佚于是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
周成王便把唐地封给虞。虞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二十七年),晋穆侯去世,弟弟殇叔自立为君,太子仇被迫逃亡。
公元前781年(晋殇叔四年),太子仇率人袭击殇叔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文侯。
公元前771年(晋文侯十年),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平王继位,而此时周幽王的余党虢虢公翰又拥立周携王。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周朝出现二王并立的情形。经过几次战乱的镐京早已残破不堪,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但王室的力量实在太薄弱,无法独自完成迁都之举。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
公元前750年(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杀死了周携王,结束周王室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三十五年),晋文侯逝世,儿子晋昭侯即位。晋昭侯把曲沃封给叔叔成师,这就是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晋君的国都翼城还大,曲沃桓叔有了一个比国都还要大的城,这在当时明显违背了君臣礼仪,同时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桓叔威胁到了国君的地位。
公元前739年(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杀了晋昭侯准备迎接曲沃桓叔入晋都为国君,曲沃桓叔也想趁机夺权,但翼城的人民反对曲沃桓叔并起兵抗击,曲沃桓叔败退曲沃。晋国人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晋君,即晋孝侯,晋孝侯诛杀了叛党潘父,稳定了局面。
公元前731年(晋孝侯八年),73岁的曲沃桓叔在壮志未酬的遗憾心情中死去,他的儿子曲沃庄伯继位。曲沃与翼城的斗争还在继续,随着血缘关系的日渐疏远,双方的斗争更加惨烈。
公元前725年(晋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派人到翼城把晋孝侯暗杀了。晋国人在荀国等诸侯的援助下进行反击,曲沃庄伯退回曲沃。晋国人拥立了晋孝侯的儿子晋鄂侯。
公元前718年(晋鄂侯七年),晋鄂侯去世,曲沃庄伯趁机攻打翼城。周平王派德高望重的虢国虢公率联军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逃回曲沃防守,晋人又拥立晋鄂侯儿子晋哀侯。
公元前709年(晋哀侯八年),曲沃武公发兵攻打晋国并掳走了晋哀侯。晋人立晋小子侯为国君,此时曲沃越来越强大,已经与国君的实力不相上下了。
公元前706年(晋小子侯四年),晋小子侯被曲沃武公骗到了曲沃杀死。周桓王派虢仲讨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逃回曲沃,晋哀侯之弟姬缗被立为晋侯。
公元前679年(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攻打晋侯缗,一举将晋国灭亡。为了能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曲沃武公把晋国的宝贝全部用来贿赂周釐王,于是周釐王任命了曲沃武公为晋国君,居诸侯之列。自曲沃桓叔封曲沃,曲沃桓叔姬成叔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八年),为避免曲沃代翼的事件再次发生,晋献公把原晋国诸公子们全部诛杀,以“绛”为都城。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骊戎的时候得到骊姬,对她特别宠爱。晋献公想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故意疏远三个有才能的儿子,命太子申生居住在曲沃,公子重耳居住在蒲城,公子夷吾居住在屈城。
公元前662年(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建立二军,相继讨伐灭亡了霍国、魏国、耿国。把耿赐予赵夙,把魏赐予毕万,让他们成为大夫。
公元前657年(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陷害申生让晋献公误以为申生想害他,申生自杀。这时重耳、夷吾来朝见晋献公,得到消息后害怕殃及自己先后逃回封地。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对重耳、夷吾的不辞而别十分不满,认为他们果真有阴谋,就派军队讨伐蒲城,重耳流亡。晋献公又派人讨伐屈,屈城人全力防守未被攻下。同年冬,晋国借道虞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了京师,晋军回头顺道袭击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及井伯、百里奚,晋献公把穆姬嫁给秦穆公结秦晋之好。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二十三年),晋献公派贾华等人攻打屈城,夷吾逃至梁国。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晋军进攻翟国,翟国也在啮桑攻打晋国,晋国撤兵退回。骊姬的妹妹为献公生了悼子。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前托孤荀息,奚齐继位,里克、邳郑想接回重耳,十月在晋献公的葬礼上杀死了奚齐,荀息又立了悼子并安葬了晋献公。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上杀了悼子,荀息自杀。里克等人派人到翟国准备迎回重耳,重耳拒绝了。夷吾想回晋,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并约定以河西献给秦国。同时还写信诺封汾阳之城给里克,齐、秦国护送夷吾回到晋国继位,就是晋惠公。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元年),晋惠公背弃诺言,没有割地给秦国,同时也不把汾阳城封给里克,并夺了他的权。四月晋惠公因重耳逃亡在外,怕里克发动政变,便赐里克死,里克自杀。邳郑由于去秦国道歉没回来,幸免于难。晋惠公重新按礼仪改葬太子申生。邳郑在秦国听说里克被杀,就对秦穆公说是吕省、郤称、冀芮不愿意把河西给秦国,并建议秦国贿赂他们,赶走晋惠公,送重耳回晋。秦穆公答应了他,吕省、郤称、冀芮得知是邳郑的主意,派人杀死了邳郑及其党徒七舆大夫,
也因此晋国人都不再顺服晋惠公。邳郑的儿子豹逃到秦国,要求秦攻打晋国,秦穆公没有应允。
公元前649年(晋惠公二年),周天子派召公拜访晋惠公。晋惠公态度傲慢,召公对晋惠公讥笑了一番回洛阳王城复命。于是,晋惠公把周天子也得罪了。
公元前647年(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秦穆公答应。运粮船队从雍城到绛城接连不断,史称“泛舟之役”。
公元前646年(晋惠公五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却趁机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派兵攻打晋国。
公元前645年(晋惠公六年),秦国攻打晋国。九月在韩城大战,结果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晋惠公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穆姬穿着丧服向秦穆公求情,于是秦穆公于十一月把晋惠公给放回晋国。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让晋国的太子圉到秦当质子,晋惠公的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公元前641年(晋惠公十年),秦国灭梁国。梁国曾是晋惠公避难的地方,也是太子圉母亲的母国。
公元前638年(晋惠公十三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担忧继承权旁落,遂逃回晋国。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十四年),秦穆公怨恨晋怀公不告而别,就寻找流亡多年的重耳,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同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畏惧重耳回国夺权,遂下令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召回两个儿子狐毛与狐偃,意欲削弱重耳的势力。狐突看出晋怀公的地位不稳,说了一番大道理,就是拒不执行晋怀公的命令。晋怀公年轻气盛,杀了狐突。十一月安葬了晋惠公。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元年)正月,重耳在秦兵三千人的护送下,栾枝、郤谷为内应,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晋国,二月入国都绛即位。晋怀公逃到高梁,不久被杀。(网络文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