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五台山南台普济寺
标签:
网络文魁五台山避暑南台普济寺摄影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五台山南台,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远望山形,莞如一匹卧马,站立山巅,又觉得好像立于覆盆。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取名为“锦绣峰”。
南台顶上现存寺庙一处,名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据《清凉山志》载;普济寺建于宋,明成化年间予以重修。原普济寺内有明洪武二十年晋王、颖国公等游台碑记和明万历二十八年、康熙五十三年修葺碑记。普济寺从古至今是东北三省及京津直来通往五台山拜佛的必经之地,古称五台山南门,抗战时期本寺的后靠山曾经是日军的炮楼所在地。为了及时迅速地抵御敌人干扰,聂荣臻司令员在普济寺筹备和建立了晋察冀边区司令部,并将司令部金库设在此寺。如今,金库遗址犹存。
普济寺内正殿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画像碑,还有三佛殿和后殿两处主要建筑,3间前殿,内供脱沙弥勒佛像。三佛殿内供横三世佛,而后殿内则供狮子吼文殊菩萨,佛相庄严古朴,笔触细腻遒劲。在普济寺东有一石雕覆莲瓣塔,塔身高16米,7层,上部为瓶形,青石裹外。沿塔内旋梯上登塔顶,南台风光尽收眼底,游人至此,如入仙境,总有意犹未尽之感,直叫人留连忘返。
南台是五个台中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古时候的南台就是五台山里粮食的主要产区,也是传统佛禅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南台南面的灵境乡山路是古时候进五台山台怀镇的道路,道路蜿蜒曲折。现在进山道路几经更迭修建,已经有了高速直达石咀乡,从石咀乡进入台怀镇的道路十分平坦。
原普济寺内有明洪武二十年(1387)晋王、颖国公等游台碑记和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葺碑记。寺内3间前殿,内供脱沙弥勒佛像;5间正殿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画像碑;后殿为石窑洞3间,内置一尊石雕佛像和两尊菩萨塑像,其中,石雕普贤菩萨像,做工精细,色泽古朴,当为宋,元时期遗物。
南台顶上现存普济寺。据《清凉山志》载:寺建于宋,明成化年间予以重修。性善诗中对普济寺有这样的赞颂:“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芳妍。千崖花缀千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召绕陵日月,经堂寂寞锁云烟。真容欲睹知何在,极目苍苍意惘然。”这足以说明南台风光之秀丽。原普济寺内有明洪武二十年(1387)晋王、颖国公等游台碑记和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葺碑记。寺内3间前殿,内供脱沙弥勒佛像;5间正殿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画像碑;后殿为石窑洞3间,内置一尊石雕佛像和两尊菩萨塑像,其中,石雕普贤菩萨像,做工精细,色泽古朴,当为宋,元时期遗物。普济寺现有三佛殿和后殿两处主要建筑,三佛殿内供横三世佛,而后殿内则供狮子吼文殊菩萨,佛相庄严古朴,笔触细腻遒劲。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