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2019-05-26 09:15:32)
标签:

网络文魁

晋善晋美

太原迎泽公园

摄影

旅游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是太原市内最大的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迎泽门外而得名。迎泽公园总面积666900平方米,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科普区、风景区以及游乐区域。迎泽公园于1957年6月正式开放。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据说,现在的迎泽公园在清朝光绪十二年夏末的一天,汾水暴涨,冲决了汾河沿岸的堤坝,暴雨停后,人们为了排出内涝积水,不得不凿开南侧的城墙,将洪水排出,而当时分洪的区域就选在了迎泽门(俗称大南门)外的荒地上,迎泽门外从此就留下一个小湖泊,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片低洼的沼泽地和臭水沟,此后一度成为旧政府的刑场和坟地,平时臭气冲天、污水横流迎泽门外留下了一个小湖泊。直到解放前,迎泽公园一带还是大南门外的一片荒郊野滩,每到夏日蚊蝇四起、杂草丛生,冬天则是寒风呼叫、冰天雪地为市建设的一个死角。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1952年,太原市政府决定在迎泽大街南侧建设一个新公园。1954年,因为地处古太原迎泽门外,同迎泽大街、迎泽大桥一样,新公园定名为迎泽公园。同年,党和政府发动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引排污水、挖湖堆山、叠墙铺路、植树栽花。迎泽公园本没有湖,但没水不成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1954年建园初期,上级部门指示“要把迎泽湖水搞成活的”。公园以七孔桥为界分为南、北湖。1954年开始挖南湖,1955年开始挖北湖。此项工程经过规划,从上游把汾河水引进黑龙潭,经过西海子,再通过迎泽大街铺900米长,内径50厘米的水泥管引进迎泽湖,然后经过今山西医科大学退到东干渠。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1955年,迎泽公园在湖中修建了七孔桥,初建时只有五孔,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游人逐渐增多,原有的小桥已不能满足游人需要,1962年就又增建两孔,到1964年完成。1956年:太原市设立园林处,迎泽公园为园林处园林科下属单位。同年,朱德委员长游览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1958年,原太谷县东达寺建于金大定25年的藏经楼(风华楼)由太谷县原貌迁来,建于公园内1.2米高的石砌台基上,直到1960年全部安装完成。藏经楼建成后,成为了省城人民文化活动、节日集会的中心。它的建成改变了公园的气势面貌,成为迎泽公园的象征,闻名省内外。同年,仿北京颐和园长廊建成。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牡丹园占地18亩,栽培牡丹3000余株,品种270多种。为了更好的弘扬牡丹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五一期间,赏牡丹、爱牡丹、画牡丹、咏牡丹等丰富多彩的诗歌诵读、经典书画、经典演奏活动同时举行。让青少年儿童以及游客切实感受牡丹文化、汉服文化、国学经典文化。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也创多年新高。“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龙城”。“五一”小长假期间,太原迎泽公园牡丹园的牡丹花正值盛花期,在阳光照耀下美出了新高度,吸引了众多游客赏花、拍照,节日气氛浓郁。据了解,牡丹园占地18亩,栽培牡丹3000余株,品种270多种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迎泽公园牡丹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迎泽公园牡丹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2010年4月26日,新建的仿明清牌楼风格公园北大门暨“锦绣太原”牌楼正式揭牌,新大门投资510.35万元,由中国当代古建筑木作专家马炳坚主持设计,建筑形式以北京雍和宫的东西牌楼为蓝本,牌楼高13余米,新北门面向迎泽大街的匾额书“迎泽公园”四字,为20世纪60年代山西省副省长、著名书法家郑林所题,向公园一侧则写有“锦绣太原”牌匾。5月1日,“晋商文化博物馆”也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藏经楼,原名藏经阁。现存建筑遗构为清代,坐北朝南,通高18米,占地面积1142.4平方米。建于高1.2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三层四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脊饰,剪边。藏经楼一层四周围廊,柱头科三踩单昂,前后明间平身科二攒,余皆平身科一攒,檐柱间置花卉图案雀替。藏经楼二层重檐设平座,平座柱头科三踩单翘,座上设木制勾栏,柱头科五踩双昂。一、二层前后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槛窗。额枋、檐檩、斗栱均施彩绘。藏经楼三层为暗层。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晋商博物馆坐落于迎泽公园东南一隅,总建筑面积4989平方米,共分为中部,南侧,北侧。中部为会馆区,坐西朝东,依次为鸡爪牌楼、一进院、二进院,二进院内建有戏台、碑亭、石牌楼、献殿及大殿等建筑。南侧为偏园。北侧为会客接待区及碑廊。漫步馆内,其中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无不渗透着中华文化的风采与精髓,承载着晋商的文化思想。建筑和文物融为一体,是晋商博物馆的最大特点之一。晋商博物馆属于新建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它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展品,全部来自民间征集和社会捐赠。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走进太原迎泽公园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