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2018-07-09 00:05:05)
标签:

网络文魁

埃及印象

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

摄影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著名的方尖碑】眼前的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开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代盛世的图特莫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图特莫斯二世法老的同父异母妹妹兼王后,图特莫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立志要当全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辅佐丈夫图特莫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即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当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当法老的世俗压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仅9岁的图特莫斯三世当了法老。无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当年事稍长,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动。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废黜三世并把他赶到卡尔纳克神庙里来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这才加冕登极。为了应天顺人,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感谢古埃及文字的破译者使得我们在3400多年以后,还能够读得到方尖碑上的铭文:“她为她的父亲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纪念物,为他用南方的坚硬花岗石建造了两个大方尖碑,它们的表面镀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当太阳在它们之间升起时,从尼罗河的两岸看去,它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让我统治黑土地和红土地,作为一种奖赏,在整个土地上没有人反对我。所有异国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将天的边际作为我的疆界,太阳环绕的一切都为我劳作。他将这一切给予他亲生的人,他知道我将为他统治这一切。我确实是他的女儿,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从我父亲那里得到的赏赐就是生命、永恒和统治,在万物的荷鲁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样长久。”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自古以来,人类历史总是不乏戏剧性的场面。22年后,被女王贬到神庙里当祭司的图特莫斯三世依赖神庙祭司集团的势力,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废黜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极其有意思的是,图特莫斯三世没有摧毁女王在尼罗河西岸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没有推倒女王在这里建造的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只在最顶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上面刻的是歌颂阿蒙神的文字。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当后来高墙倒了以后,人们发现,女王的方尖碑没有风化,没有破坏,几乎完好无损,而且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只是另外一座方尖碑已经断裂,倒在神庙里的角落里,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在公元前1567年开始的古埃及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卢克索的卡尔奈克神庙群前迎接太阳的升起,迎接他们心中最崇敬的神灵从睡梦中醒来,这就是阿蒙-瑞神和卢克索的地方神阿蒙和太阳神瑞的结合体。在古埃及人心目中,一岁一枯荣的农耕收获和富足恩爱的生活都仰仗这位神明的恩泽。同样,人们只接受由阿蒙-瑞神所授权的法老作为国家的领导者。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早晨,通红的阳光仿佛来源于卡尔奈克神庙群中的方尖碑。光线爬过高大的塔门,先是染红多柱厅“盛开”的莲花大圆柱,然后投射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可以预见,再过一会儿,阳光将移到排列整齐的狮身公羊头像上,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只狮身公羊头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小的法老,接受着神的庇佑。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作为埃及最大的神庙,卡尔奈克神庙群给人的感觉就是夸张,且不说塔门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连多柱厅中的134根圆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开”的莲花大圆柱顶可以站立100余人。最神奇的要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吨,也不知它是怎么从阿斯旺的山体上分离出来,又如何在卡尔奈克神庙群竖起的。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古埃及人则做到了塔不惊人死不休,庙不惊人死不休。卡尔奈克神庙群之所以如此著名,不仅因为它的壮丽,而且因为它的建筑元素,例如大圆柱和轴线式设计,先后影响了希腊建筑和世界建筑。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埃及印象-走进卡尔奈克神庙群(八)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