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里兰卡印象 走进加勒古堡(二)

(2018-05-04 00:05:05)
标签:

网络文魁

斯里兰卡印象

走进加勒古堡

摄影

旅游

杂谈

分类: 旅行随笔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自从远古时代,加勒海湾就已经投入使用了。据记载,于545年,加勒海湾曾经保护了累范特最古老的一个商业性港口的延存;14世纪,加勒港口成为斯里兰卡最为活跃的港口之一。1505年,葡萄牙人开始定居于该岛,1507年,他们在加勒建立起交易站,并建造了圣克罗伊的小型城堡。16世纪末,葡萄牙人暂时迁到科伦坡,其后不久,又返回到加勒老城,在半岛的北端,地峡的一侧,建立了城墙壁垒。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1625年,由于岛屿受到了荷兰人的威胁,城堡上又增建了三个壁垒。荷兰军队占领了葡萄牙人的军事要塞,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堡垒。此外,他们环绕着岛屿,修筑了城墙,并用一段双层的城墙封锁半岛靠近地峡的一侧。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18世纪,加勒老城享受了一段没有任何外来侵害的宁静祥和的时期,英国、法国、丹麦以及西班牙等帝国对这座处于印度洋边缘的荷兰壁垒垂涎已久。1796年,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加勒老城最初的行政地位维持不变,随后,于1802年受到了法国亚眠城的摧残,半岛沦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1948年。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半岛自南向北方向延展,城堡内部的围墙,周长达3公里,尽管接近于西部和东部的城墙方向迥异,位于市区的部分却呈现规则的直线状,城市的核心布局是荷兰人于1669年创建的。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18世纪开始,加勒就已经初现其作为壁垒的雏形。14座堡垒使其城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吊桥保护了城市北端的堡垒。其它军事性的建筑物,诸如官邸住宅、军械库、火药库等,都是经由精心的设计,建立在城墙之内。港口附近还有商业性建筑物及储藏库,当初,荷兰人修建的住宅及其打磨的石墙、大门,美化了加勒城恬静而祥和的街道,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在城堡的结构上,珊瑚数量居多,取代了大理岩,设计中,一切的尺寸都要严格的遵从原始的测量学的标准。

斯里兰卡印象 <wbr>走进加勒古堡(二)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