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 走近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八)

标签:
网络文魁西行游记走近青海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宗教信仰】土族人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朝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名的有佑宁寺、却藏寺、广惠寺等。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出了不少名僧,如章嘉、土观、松布活佛等,在整个藏区、蒙区颇有影响。解放前,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全县15所寺院曾占有土地达69200亩。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土族先民吐谷浑在辽东时信奉萨满教,至今在土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萨满教的遗俗,其中主要宗教活动有:祭敖包、白虎祭、选神羊等。8世纪末苯教传入土族地区,14世纪趋于没落,如今只有在互助等地区的一些土族村庄中,有少量的苯教神职人员。






【民居建筑】土族人民往往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土族村落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一般每家有一个庭院,土语叫日麻(即庄廓),住房的位置根据大门的方位和阴阳五行等确定,一般围墙内两面或三面建有土木结构的房屋,家境富裕的人家修建的主房是正脊五檩、二架七檩的大房和前后出檩的前厅,房屋木件均为画栋雕梁,庭院正中有一圆棣,用来拴牲口,圆棣中间竖着嘛尼旗杆。土族人喜欢睡热炕或火炕,除夏天不煨火焐炕外,其余季节都在睡前用柴草生火热炕,炕又分为板炕、泥炕。土族血缘关系较近的系属,一般都居住在同一区域。兄弟分家时,旧宅归长子居住,其余儿子另迁新宅,父母一般与最小的儿子居住。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