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游记 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2017-09-28 00:05:05)
标签:

网络文魁

西行游记

走近甘肃天水

麦积山石窟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4号窟壁画:七个佛龛内壁画,全为明末清初重绘,唯诸龛外部上面的大型“薄肉塑”飞天组画及残存在前廊平棋上面的四幅佛传故事画,既为北周原作,又颇具有特色。“薄肉塑”飞天,计五块,约30平方米,每块各作飞天四身,其脸部和肌体部分均为薄薄一层优质细泥塑出,其它如衣着、飘带、饰物以及周围的流云、花饰等,均彩画而成,既生动,又极富立体感,生动优美,确为罕见佳作,在四幅佛传故事画中,尤以右侧偏东的那幅骑乘人物画最为突出。特别是那匹缓步前进的红马,不论是体形动态和神韵都绘制得维纱维肖,由于当时的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每当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说明我国古代画师已掌握了透视原理及高超的技艺。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在第4窟西侧柱外下部,有浅刻题记一方,三行十六字:“坊石匠法知,赵获玖开三龛 赵松朵”。此外,第二龛主佛两侧下层壁画中,有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重妆塑像的题记二处,在前廊左壁天王左侧墨书藏文六字真言,系唐以前古藏文题记。各龛内还有明末清初重妆龛内塑像壁画的发愿文和榜书题记以及柱廊内外的宋、明、清官员、香客游人题记16一方。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西行游记 <wbr>走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八)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