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新疆天山天池(九)/网络文魁
【草甸草原】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在海拔2800-3500米之间的亚高山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景区山地呈波状起伏的东西相连的平台,是山地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漫时被流水等侵蚀形成的,学名为“夷平面”,俗称“台子”。6-8月为这里的夏季,7月平均温度3℃-4℃。这里夏季降水充沛,是良好的夏牧场。景区内植物为多年生植物,很矮小。植物种类多,覆盖面大,为绿油油的草甸草原景象。因海拔高度高,紫外线强烈,这里植物的花有龙胆、紫宛、火绒草、老鹳草、珠芽蓼、金盛花等。景区内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体态优美的红嘴山鸦,憨态可掬的小旱獭、肥胖笨拙的大棕熊;还有远在雪山上的雪鸡、雪豹;另外,过去还有北山羊和盘羊生活在这里。草甸草自然景观区的上段有一处岩雕刻画。
【孜沿毡岩画】(将军岩画),天池东南18公里的孜沿毡沟上游雪线附近,岩画分别刻在两块凝灰岩上,第一块岩石上刻画有31个大小不等的动物和2个人物,人作拉弓射猎状,第二块岩石上刻有6只盘羊,反映了游牧民族狩猎生活的情景,人和动物形象古朴生动,是天池地区悠久历史和文明的见证,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的上段,即离博格达山雪线不远的将军沟沟口的台地上,有两块硕大的扁圆型褐色砾石。其上雕刻了羊只、马鹿、狐狸和牧人狩猎等40多幅图象,还有一些神秘的记事符号。
【登山大营】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和其上的高山砾漠自然景观区的交接地带,海拔为3540米,登博格达峰的大本营就设在这里。从天池南岸到大本营,登山者一般走下面两条路:一是沿大东沟向东折南翻过“三个岔达坂”,这条路较为平缓;一是向南折东沿将军沟翻过“以肯起达坂”,这条路则较为陡峭。两条路的全程分别为25公里和30公里。
【高山砾漠】在海拔3500-3800米之间,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高山砾漠自然景观区。景区终年低温,遍地都是岩石碎块,生物活动微弱,呈现原始状态,给人一种混沌未开的神秘感。这里保留了大量完整的古冰川遗迹,有围椅状的古冰斗、U形谷、冰蚀盆地、状似绵羊脊背的羊背石、各种类型的冰碛。夏季这里昼融夜冻,岩石胀裂塌落,形成倒石堆和石流山坡。冻融作用也使地表的岩石慢慢上升,贫瘠的高山原始石质土沿石缝一点点地下沉,形成这里特有的石河、石带、石环、多边形土和冻胀丘等。这里野生动物很少,仅有一些很小的昆虫如小绢蝶等,它们白天出来觅食,太阳一落就立即躲进石缝里,以此度过寒冷的夜晚。这里的植物都是耐寒的多年生植物,它们扎根于石缝间的原始石质土中,因气温低,都匍伏在地,尽量多地从地面吸收热量。植物种类有雪莲、高山蓼、苔藓和地衣等,其中雪莲又可构成“冰石插花”之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