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为人处世与“中的哲学”(一)
(2013-04-27 06:00:00)
标签:
网络文魁阎锡山为人处世中的哲学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 |
阎锡山骑驴时,由卫士将他抱到驴背上,他手不拽缰、脚不踏蹬,累了时就往后一靠,卫士就把他扶住,他有时边走边下达命令,秘书跟着驴后作记录,当时克难坡流传一句歇后语:“阎锡山骑毛驴——不负责任”。由于阎很喜欢他的那头又黑又亮的小毛驴,就叫侍从官按“将官待遇”来饲养,所以,克难坡又传出“阎锡山的驴,都是将官级。”阎手下的将官见长官都骑毛驴,也都想弄个驴来骑,可本地的驴很少,只好步行,克难坡又有顺口溜:“到了克难坡,将官比驴多。”
阎锡山还常用毛驴奖励下属。1934年,阎锡山让郭廷兰负责轩岗至宁武一段桥涵和隧道两项工程。宁武地质复杂,郭廷兰因解决这个问题有功,阎锡山给了他300元零花钱和一头毛驴。再比如,五台县上窑头村的边尔旺,急公尚义,曾自带干粮义务修路,深得群众的称赞。在边尔旺的努力下,1936年冬段家岭隧道如期完成。阎锡山赏给边尔旺200元和一头毛驴。
3月16日,阎锡山离开吉县,骑着毛驴,沿着崎岖的山道西行,不禁感慨道:“荷戈戴月上峻坡,卫士扶驴汗土和。强敌唯有到底抗,民族复兴尚疑何。”经过几天的跋山涉水,阎锡山一行渡过黄河到达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作为临时指挥所。当时,秋林有三怪,其中之一便是“叫驴(即公驴)不叫”,说的就是阎锡山的坐骑。
阎锡山骑毛驴,手不拽缰、脚不踏蹬,前后左右都有卫士护着,处于中间不倒翁位置,累了时就往后一靠,卫士就把他扶住,这正好是他“中的哲学”的真实写照。【网络文魁根据网络文章及有关刊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