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六)

(2013-04-03 06:00:00)
标签:

网络文魁

阎锡山

怎样治理经营山西

思考与借鉴

文化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六)

   厚生计划是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兴办实业计划,厚生二字,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德、利用、厚生之道,取厚民生之意。正德者,以德显能;利用者,以物养人;厚生者,美善人生也。阎锡山说: 

  政治之责,在厚民生,厚生之要,于今为急;在昔闭关时代,生计单简,虽有富源,无须开发。今则万国交通,开涯比邻,世界列强无不以民生事业之兴衰,占国力之厚薄。甚且以经济政策施诸友邦,思攫他人之蓄积,以增己国之富力。山西乃地大物博,民风古朴,宝藏甚富,久为外人所艳羡,倘不速定厚生计划以谋中正和平之发展,则世运演进,由简而繁,百业颓废,生计艰难,其何以图自存于今之世界耶。 

  老成谋国者,以物质文明进步有下列诸弊:

        (一)宝藏不宜尽发。

        (二)物质发达,则由奢侈而至于争夺。

        (三)机器之发达,生人少而杀人多。

        (四)工商业发达,养成资本专横之弊。

        (五)中国国情重农,提倡工商未免舍本逐末。

        (六)即欲发展实业,亦应采自由竞争主义,国家加以保护奖励而已,何必由政治上直接为力。

        以上各说所见,说各有其是;但宝藏在地,犹欲之在人心,纵之不可,禁而绝之亦属未能。山西袭此天产,为国家自存及人民幸福计,固不应安于拙惰,坐待他人伺其利而据其地以假寇兵而齑盗粮;尤不任资本家自由经营,以造财阀而为乱阶。于此不能不发达,且不可因发达而酿成资本专制及种种流弊之二条件下,惟有一法焉。其法维何?曰审时度势,使富强散在民间,文明普惠全省,尽山西所有以发达山西,以山西全省之力厚山西民生而已。 

  所以,必须实施厚生计划,兴办实业。于是,阎锡山在推行六政三事兴利除弊的基础上,于1925年初,进一步提出他的厚生计划,开始在山西进行实业建设。 

  19252月,以推行实业为主题,山西省全省实业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阎锡山发表了关于晋民自动的开发实业的几层意见的演说。演说依据开发实业,不可过滥。必须选定实业的种类,各按其出产之状况,而因地制宜的原则,正式提出了厚生计划案,亦即发展实业之六大计划: 

  一、炼油计划案;

        二、炼钢计划案;

        三、机器计划案;

        四、电气计划案;

        五、农业计划案(农业计划案中又具体分为水利计划案、肥料计划案、农业试验场计划案);

        六、林业计划案。

        根据阎锡山的解释,六大计划案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考虑: 

  山西煤炭久为日人所垂涎。炭是一大宗特产,我们便可利用他来炼油,因是而有炼油计划案。其次出产是铁,可以利用他来炼钢,因是而有炼钢计划案。有煤,有钢,便可以建造机器;有机器,则可以减少人工,增加生产。……电力也有与机器同样的效用,因是而有机器计划案电气计划案。再次山西有广袤的土地,宜于农业,因是而有农业计划案肥料计划案农业试验场计划案等。惟此均可附之于农业。有重叠的高山,宜于造林,因是而有林业计划案。所以分之可成九种计划,合之仅得六大计划。 

  六大计划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炼油计划 

  炼油计划拟采用德国最新研究成果,从石炭中炼制煤油、汽油等。当时山西用油全赖进口,据统计,仅煤油一项,每年输入量即在18000吨左右。所以计划每年拨款30万元用于炼油计划,逐渐建成年产720吨之炼油厂25个,以敷全省人民之需用,达到省内自给。     

        二、炼钢计划 

  山西向无钢厂,工农各项事业,所需钢铁均得从外省买进。随着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钢铁的用量日渐增加。另一方面,山西则盛产煤及铁矿石。以山西之煤铁就地炼钢,确为发挥优势之举。炼钢计划由此产生。炼钢计划案拟在省内分设育才、经济两个钢厂,育才厂以培养炼钢人才为目的,经济厂以供给本省钢铁为目的。其中经济厂又分设制铁、炼钢、钢轨、电机四部。制铁部以每日出产生铁40吨为标准;炼钢部以每日出产钢40吨为标准;钢轨部以每日出产85磅之标准钢轨40吨为标准;电机部以供应全厂电气为标准。 

  三、机器计划 

  有油,有钢,就可以制造机器。而一切农田,水利,矿产,森林,以及各大小制造业等之改良与提倡,莫不有赖于机器。由是观之,机器之振兴,又岂能缓?振兴机器之计划拟分期进行。第一期先在省垣建设育才机器厂一处,其目的有二:一为培养人才机关。嗣后山西机器工人及机器管理员等,均于此厂中培育之。二为研究改良机关,嗣后改良山西产业所用各种机器,均于此厂中调查研究而改良之。第一期之培育人才,改良机器,乃为第二期推广之准备。迨入第二期,更建设经济机器厂一处。该厂规模较大,为总制造机关,将来全省机器,均取给于此,每日至少须出普通机器十副,以资推广。这是第一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可进行第二步。第二步,属于普及计划,即将经济机器厂制成之机器,按市价之半,售诸乡村。普及的标准是以山西现有编村(计一万有零),每村平均能分到机器十副。预计三年达到普及标准。 

  四、电气计划 

  力为人群发展之一要素,电气普及,则力发达,一切事业,均赖以进行。电气计划的目的,要使电气效用在各村得到普及。为此,将全省划分为太原、平定、襄垣、长治、晋城、平阳、运城、新绛、灵石、乡宁、汾阳、岢岚、朔县、崞县、大同等十五个区,拟在每区设一个电气厂。太原厂为一类,规模为1500基罗特(千瓦);平定等十四处为一类,规模为500基罗特。十五厂全计共发电8500基罗特。 

  五、农业计划 

  晋民向多务农,农业所占财产,殆有山西富力全额三分之二。晋省耕地原属佳良,只以多年肥料瘠薄,未足补偿地方,遂致土质渐坏,生产渐少,每亩之收获额,尚不及东西各国三分之一。本计划案欲以科学方法,使土质变肥,产品增加,地利尽而财用富也讲求灌溉,农业之发展系焉,故先之以水利计划,除病虫害,改良土壤,收量之增加系焉,故继之以农药肥料之计划,选择种子,禾苗之发育系焉,故又继之农事试验之计划。 

  水利计划:制定水利法;调查水源;量水。以山西省水利局专负水利之责。水利局下设行政与工程二部,行政部设总务、文牍二股;总务部设调查、凿井、河流三股——调查股调查地质、水源、水量及试验等事,凿井股专办凿井一切事宜,河流股实施开渠、建坝、治河等。进行步骤为第一步调查水源,第二步开渠灌田。 

  肥料计划:分三期进行。山西的肥料原料,以兽骨为最多,所以第一期设骨粉肥料厂一处;到第三年度,待第一期所设之厂有了一定的经验之所,第二期增设晋南晋北二厂,增制以麦禾及其他杂禾为原料之可溶性肥料;第三期设置大规模之化学肥料厂一处,应用磷矿石硫化铁等矿物,制成硫酸肥类。 

  农事试验场计划:将全省划为南、北、中三区,选择可以代表各该区气候土壤条件的地点,分设农事试验场,负责研究改良方法,以供农民借鉴。同时派员下乡时行调查指导。农事试验场下设农具改良、种植改良、农艺化验、病虫研究等部,各施其职。 

  六、林业计划 

  林业计划拟分期进行:第一期(由民国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共造14万亩,期满后,每年主伐间伐各7000亩,每年约可收入大洋万元。第二期(由民国二十四年至四十三年),共造84万亩,期满后,每年主伐间伐各42000亩,每年约可收入大洋万元,连同第一期收入,每年共收入大洋万元。 

  上述各项计划的预定目标为:

        炼油——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每年经费30万元,十年共计为300万元,可设油厂44处,以后逐年可得总利308万元(单位银元)。

    炼钢——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总经费为万元,每日可出生铁40吨,钢40吨,及85磅之标准钢轨40吨。

    机器制造——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总经费为万元,所产机器每付半价售与编制各村,每村以10付计,供给产量,普及全省。

    电气——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总经费为500万元,共可发电8500基罗特。

    农业——1、水利,预定十年,从一年至第十年,每年仅调查水源之经费即为22433元,十年总经费224330元,水利的目标为无地不灌溉,全省耕地,均获其利;2、肥料,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总经费442800元,所施肥料每亩增收粮食一石,全省每年可增收6000万石,合24000万元;3、林业,预定十年,从第一年至第十年,总经费为42万元,预定植林可臻普及,可资砍伐,以为使用,十年后渐次扩充,至五十年,全省林业,堪为出口贸易之一大宗。 

  阎锡山对他的厚生计划颇为得意,称本计划采农工合一主义。凡所设施,皆日用生活之不可缺者,以工业扶助农业,工精而农愈进,农余而复治工,即农即工,农工并重,农工并进之计划。力出自工,普惠于众,既不背中国重农之国情,又不至演成资本专制之局;事属厚生,非奖杀人自利之具;公平发展,可杜奢侈争夺之端。……总之,本计划为厚生的,非经济的;为自存的,非扩张富强的;是人民自给自足的,非利于特殊阶级的。一面为现在存国存种之急图,一面消将来经济革命之隐患,福国利民平妥公道乃为旨归【网络文魁根据网络文章和《阎锡山大传》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