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2013-01-17 08:09:40)
标签:

网络文魁

走近台湾

台湾宝岛八日游

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摄影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小火车,顺着阿里山森林铁路慢慢上山全线共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梁,21个车站。虽然小火车的速度无法与公路竞争,但是可同时欣赏三进三退的之字形路段、螺旋爬山道,以及沿途热、暖、温三带的林相变化,台湾仅有、独一无二的! 

        1899年日本为了运送木材而规划兴建,轨距762公厘,最大坡度6.25 %,最小曲率半径40公尺。民国元1912年,长达66.6公里的嘉义至二万坪段宣布通车,民国1914年,再延长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阿里山铁路全长71.4公里,从海拔30公尺的嘉义车站,历经3.5小时的车程,到达海拔2216公尺的沼平车站,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山铁路、智利至阿根廷之安地斯山铁路,称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昔日为转运木材而兴建的它,如今以蜕变成阿里山森林旅游列车,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一下阿里山火车的风情。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嘉义到梨寮园为热带植物林,其途经过北门、竹崎、樟脑寮、独立山、梨寮园等车站。阿里山火车途经北门车库和修理工厂,这附近一带曾是嘉义八景之一——桧沼垂纶,就是杉池内浸泡的桧木飘出阵阵清香,周边林木环绕,游人垂钓的景观。目前则为26号蒸气火车头的栖身之所。

【北门站】曾经是阿里山木材的集散地,也可说是阿里山森林铁路真正的入口。北门站到竹崎站沿路景观由平原逐渐转为茂密森林,竹崎站刚好位于平地与山地的交接处,找个车站皆由自产的木材建造而成。在从前蒸气火车时代,走到竹崎站要更换车头,将前引改为后推,以免登山时无法承受整列火车的重量而断裂。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竹崎樟脑寮 

放眼窗外,可见到茂盛的柑桔、龙眼、芒果等果树及榕树、樟树等等。当火车过了牛稠溪桥,便在峰回路转、左摇右晃的情况下,以平均约千分之四十五的斜率一路攀升(几乎是台湾山线铁路最陡处的两倍斜),让乘客大开眼界!在一个大右弯后,就是非常著名的阿里山一号隧道,它的隧道口是一座大弯桥,相当具有特色。如果遇上浓雾,火车自隧道飞奔而出,其所排开的雾气,会让人觉得气象万千!攀升到500公尺左右,还可以远望山脚下的嘉义市! 

樟脑寮站在【樟脑寮】的铁道旁边或附近山头仰望,可以看到同一辆火车在不同高度出现四次的奇景,前三次为螺旋状爬山,第四次则以8字形驶离,极为罕见又有趣。此站位于海拔543公尺,附近盛产山蕉,其又香又甜的味道与平地田蕉有很大不同,深受游客喜爱。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樟脑寮独立山 

当火车驶出樟脑寮站后,立刻进入一个S形弯道,著名的独立山螺旋路段于此展开。当车上的乘客发现远方的山峰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尚未搞清楚方向之时,火车已马不停蹄地钻入各个隧道,继续往独立山车站迈进。

独立山外观为砖造站房的【独立山】位于海拔743公尺,只有两股向右弯的线路,转辙器也可设到山洞口,彻底运用可会车地点的每一寸土地。驶出9号隧道后,路旁有一座当年蒸汽火车添水用的【水鹤】;10号隧道则为林铁少见的砖造洞口,外表虽有裂缝,却是弥足珍贵!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独立山梨园寮

继续于独立山做螺旋爬山的小火车,不久便到达海拔800公尺的热带林、暖带林交界处。虽然并不意味着一过此界,林相即全盘改变,但这却仍是森林铁路最为人乐道的乘车经验。当火车驶入14号隧道,成群蝙蝠在前灯照射下惊醒而漫天飞舞,它会被称为【蝙蝠洞】实在是名不虚传。 

梨园寮海拔高度为904公尺的【梨园寮站】,外观与独立山站颇为类似。它们最大的不同,应该是独立山的配线在弯道上,而梨园寮却在直线上。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梨园寮交力坪

热带林已逐渐消失,取代的是樟树、松树、台湾肖楠、枫树等暖带植物,以及这里最著名的孟宗竹林。火车穿梭于竹叶茂密的绿色隧道中,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交力坪【交力坪】位于海拔997公尺,盛产孟宗冬笋。它与梨园寮站相距3.5公里,其间却连一个隧道也没有,这在林铁路段中非常罕见。目前交力坪是最常用来交会列车的车站,有取代奋起湖站的趋势。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交力坪水社寮

17号隧道一边洞口为圆弧形,另一侧却是方形;18号隧道洞口一边也是圆弧形,但另一端竟是开凿岩壁而成的不规则状,相当特殊而有趣。驶出20号隧道后,马上有一座向左弯的桥梁,植物茂密、景色美丽,和一号隧道有点类似。 

水社寮【水社寮站】对面的日式木造民房,是研究台湾日据时代建筑者不能错过之处!这里位于海拔1186公尺,是阿里山林铁中,与相邻两站距离都很远的一处。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水社寮奋起湖

在最后的30号隧道,会有山泉水从岩壁涌出,还有一处暗沟、一座短桥,千万要小心!若从奋起湖站出发,到此隧道口左转,可抵【燕子洞】游玩并观赏落日;若穿过隧道,则可在另一端洞口,看见倾斜约60度至垂直的【天堑奇观】。 

        奋起湖【奋起湖】旧名畚箕湖,位于海拔1403公尺,是阿里山森林铁路最大的中途站。由于早年的蒸汽火车必须在这里换班,再加上到达时正好是中午,所以也打响了【奋起湖便当】的名号。近年来在当地商家民众的推广下,新的景点不断开发,火车饼、草仔粿也都大受游客的欢迎。此外,在车站前斜左方有从峨嵋山移植至此的四方竹林,也是非常尊贵的特有植物。目前【奋起湖风景区】是大阿里山风景区另一个广受欢迎的旅游地点。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奋起湖多林 

火车越爬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不久便抵达在本线中最长的32号隧道。在阿里山侧出口的铁道两旁,有潺潺流动的山泉水。驶入35号隧道之前,可于左侧看见阿里山;钻出隧道后,即可看见宏伟的塔山。 

多林【多林】旧名哆啰嘕,站内的铁路是个右转大弯道,在铁道旁仍有一座木架搭成地【水鹤】。位于海拔1516公尺的多林,为竹质较软的轿篙竹盛产地。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多林十字路 

这一段路是本线中坡度最平缓的一段,其间将穿过3739号三座隧道连成一气、直线贯通的隧道,在弯度众多的本线铁路里,实在是非常独特。不过,您得搭乘前头车厢,才有亲眼目睹此景的机会。 

十字路【十字路】这里为早期达邦、来吉两个原住民部落往来的必经之地,海拔1532公尺,为邹族原住民对外的交通孔道,而且是同时具有阿里山铁路、公路停靠站的地点。更特别的是,这里为我国兰花养殖的天堂,有着适合其生长的绝佳气候,专程前来的雅士早已大有人在。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十字路屏遮那 

这段路最有趣的是由两座隧道合并而成的43号隧道,它里面还有连接的空洞痕迹呢!在即将进入46号隧道的瞬间,可在左侧看见塔山大岩壁,说不定还可以望见云海。 

        屏遮那【屏遮那站】,没有人为的杂乱景象,只有天然的树林美景。它的海拔有1711公尺,并留有一座蒸汽火车加水用的水鹤管子。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屏遮那第一分道

火车出站后即到了【屏遮那大断崖】,以前只要一遇到山崩,山壁、铁道立刻变样、位移,也曾因抢修不及而架了一座吊桥衔接山谷接驳乘客,直到在此加盖人造山洞以后(现存的48号隧道),才解除了危险。此处亦可远眺壮阔宏伟的塔山岩壁。过了49号隧道,便到了副热带林和温带林的界限(海拔1800公尺),自此而上的林木有柳杉、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等,高耸参天、林荫蔽日。 

第一分道【第一分道站】阿里山的火车~碰壁,指的就是这里!在分道处,火车向着前方山壁驶去,在快撞上时及时煞车,改为倒退前进。它便是专为此段陡坡设计的【Ζ】字形铁路起点,是极为高难度的构造,更是罕见的奇景。此站海拔高度有1827公尺,是观赏塔山的最佳地点。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第一分道二万坪

铁道两旁布满了柳杉林,绿意盎然的风光带给人清新之感。到了第二分道,火车再换另一个方向继续行驶。不久,便可以在林间看到二棵雄伟巨大的树木,紧接着出现的是第50号隧道,它也是此行的最后一座山洞。 

二万坪火车驶出柳杉林后,顿觉视野广阔,旋即进入一座大型中间站~【二万坪】。它正好位于海拔2000公尺,站房旁种植着几株亭亭玉立的美丽樱花树,站房后面则是救国团阿里山青年活动中心所在地。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二万坪神木 

离站后立刻进入一个大左弯,保证出乎您的意料!这是一段徜徉于广阔针叶林的路程,沿途林郁青葱、林荫蔽天,是极为舒适的体验。 

神木驰名遐迩的阿里山神木,原来矗立在神木站旁,过去是每一位游客竞相瞻仰的对象,可惜神木于民国45年遭雷击起火,焚烧死亡。民国86年倒伏三分之一后,为尊重生命、顺应自然及维护游客安全,林务局于民国87629日将神木放倒,另觅适当地点以保存展示,作为环境教育之用。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神木阿里山新站 

这一段路是见证阿里山林场当年盛况之处,它保留了当时日本人刻意不砍伐的巨群桧木,现在的人们才有机会看到过去巨木参天的豪情,火车就在高耸茂密的森林中继续往前迈进。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阿里山新站到了海拔2216公尺的第四分道,就可以看到新的阿里山火车站,总工程经费新台币一亿两千万元,是台湾目前规模最大的木构造车站,所有结构材料都是从加拿大进口。阿里山新火车站最特别的地方,是月台有一排木质微弯半拱的木柱,旅客一下车,就可以欣赏这个独特的设计;出了月台,就是宽阔的观景平台,可眺望层次分明的塔山,云雾飘渺,气势非凡;有时也可以看到云海、晚霞、夕阳,视野开阔,是绝佳的赏景地点。另外,在观景平台上有四座产自阿里山的台湾红桧雕刻作品,分别代表起、承、转、合四个阶段的人文艺术表现,象征连贯阿里山历史与文明的时空交错,将成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新地标。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阿里山蒸汽小火车是由美国莱玛公司制造,早年行驶于阿里山铁路平地线与山地线,车型分为两种:十八吨级行驶于平地线;二十八吨级行驶于山地线。这种被火车迷昵称为黑头仔的蒸汽小火车,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停产,因此弥足珍贵。 

    阿里山铁路全长七十二公里,由于当年的蒸汽机无法爬坡,因此由日本人研究出伞型齿轮直立汽缸式,用这种汽缸的小火车,时速只有二十五公里,在遇百分之六的坡度时,则以每小时九公里的速度前进,这在当时曾轰动国际,也是世界仅有的伞型直立式汽缸蒸汽火车头。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这些伞型直立式汽缸蒸汽火车头,是在1912年阿里山铁路通车时,向美国莱玛(Lima)公司陆续订购的,总共有二十辆,其中编号十一到十八号是属于十八吨级,二十一到三十二号是属于二十八吨级。

台湾阿里山登山铁路与小火车已有百年历史整条铁路从海拔30米的嘉义市一直贯通到海拔2216米的阿里山站坡度非常陡峭是世界三大登山铁路之一。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这条铁路始建于1909当时是日本殖民统治者为了方便从阿里山搬运珍贵红桧而建。工程于1911年完工嘉义二万坪全长66.6公里。后来随着森林开发的需要又延伸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阿里山登山铁路目前使用的小火车名为阿里山号。为解决爬陡坡问题火车采用特殊的运行方式即每爬行一段陡坡后车头和车尾互换字型前进。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但是,这些具有九十几年高龄的老蒸汽火车头,都因不堪长期操劳而无法行驶,加上维修工人多已年老,目前只有编号第二十六号蒸汽老火车头还能勉强行驶,也曾经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出现,是目前车况最好的蒸汽老火车。 

二十六号蒸汽老火车是1914年八月二十六日出厂,今年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如今还能在美丽的樱花树下驰骋,让游客有惊艳的感觉。

走近台湾【乘坐阿里山小火车】

以上署名照片均由网络文魁摄影其余照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