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河北沕沕水(九)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河北平山洓水红色发电厂百丈瀑布边区创举摄影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走入河北沕沕水水电站发电机房,我们会觉得:“原来发电厂的设备就这么简陋呀!”然而,当你了解到它的组建历程后,你又会感慨:“想不到这些设备都是在千难万险中得到的!”
从机房引出的电线是解放战争后更换的,而原来的电线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当时输电用的电线,必须到石家庄购买,由于石家庄被国民党军队盘踞,控制十分严密,很难带出成捆成盘的电线。于是负责解决电线的五名同志,化装成收破烂的到石家庄收购旧电线。旧电线不但粗细不一,材质不同,而且数量不够,很难接到西柏坡。为此,他们夜间潜入石家庄近郊封锁沟,剪断国民党军队布控的铁丝网运回工地。这样,旧电线细股并粗股,粗股拆细股,解决了通往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46公里的输电线路。
让人纳闷的是,这里用的发电机是德国西门子制造的。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为什么还买进口的呢?其实,这台设备不是买来的,而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为寻找发电机,十多位同志跑遍河北、山西,结果不是机件残缺不全,就是功能不合适,后来得知:刚刚解放的井陉煤矿从敌人手里缴获了一台发电机,还正是电厂所需要的。从井陉矿区到沕沕水30多公里,运输任务相当艰难,上有敌机,下有深谷,多是羊肠山路。为避开敌机的骚扰轰炸,他们白天修路搭桥,夜间秘密行进,整整用了七个昼夜,途中还牺牲了三名同志。眼看只有几里路就到沕沕水了,汽车却抛了锚。附近村民得知后,纷纷牵出自家的牛和驴,通过畜拉人推,终于到达沕沕水。
有了发电机,还需水轮机,但水轮机啥样子?什么结构?谁都没有见过,又无处购买。老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在旧书摊上却无意间发现一本有关水电的日文版书籍。略懂些日语的技术员龚蕴章连懵带猜的将有关水轮机的内容边翻译,边同大家研究,弄清原理,心里有了谱,先用木棍摆出模型,然后比猫画虎,设计图纸。紧接着,制作成品的难题又摆到他们面前。当时整个平山县没有一家机械厂,只得到刚刚解放的井陉矿区寻找加工制作厂家。他们带上图纸,化整为零,由正太机器厂等三家企业加工零部件,无能力制作的部件到石家庄购买,就这样完成了这台水轮机的制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