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寺庙牡丹【网络文魁摄影】
标签:
网络文魁2011太原双塔牡丹艺术节中国的寺庙牡丹摄影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 |
中国的寺庙牡丹
一、白马寺牡丹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东12.5公里,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寺院,约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寺院内的牡丹始于唐代,据有关文献记载:寺院各殿前后、两侧皆有用砖石砌起的花台,内植许多牡丹,枝干高大如树,春日枝头皆花,可惜明末被毁。如今得到了恢复发展,新老品种逾百,株数过千,姚黄、魏紫、洛阳红等名贵品种应有尽有,花开时节,人流不绝,真可谓“鲜花与古寺共辉。”

二、双塔永祚寺牡丹
双塔永祚寺位于山西太原市郊郝庄村南。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又称双塔寺。该寺在在仿木结构砖刻建筑(大雄殿、观音阁等)上有许多牡丹花、叶图案。寺内现存明代牡丹“紫霞仙”十余株,至今已有300余年。寺内有一联云:“古寺独享牡丹花、双塔同揽娇媚月”。现又新辟牡丹观赏园多处,品种百余个,数量500株,以碑廊前的最盛。

三、万年寺牡丹
万年寺位于中国峨嵋山。该寺建于晋代,最初名叫普贤寺,至明代万历年间,又改名为万年寺。寺院内有两池牡丹,近百株,其中较为著名的品种有“七蕊牡丹”等,在正殿右侧有一档牡丹树,株高2.40米、冠幅1.60米,花粉红色,重瓣平头,花期为4月上中旬。“寒牡丹”的花期在11月份。

四、龙华寺牡丹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龙华风景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后院有植于清朝咸丰年间的牡丹,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上海花木之最。

五、卧佛寺牡丹
卧佛寺位于北京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唐贞观年间,因有卧佛造像,俗称卧佛寺。寺内除古老的娑罗树和较多的樱桃树外,还辟有牡丹园,占地百余亩,顺自然山势,经人工装饰,缀石筑台种植各色牡丹200多种,登高凭栏俯视,尽是牡丹。

六、永乐宫牡丹
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境内,是13世纪中叶中国蒙古族崛起后兴建的道教宫殿。以明代壁画闻名天下。寺内有清末牡丹数株,困其枝干苍老,皮色墨灰,故被称为“墨干牡丹”,4月下旬放花,色彩鲜艳,清香溢人。

七、大拱北清真寺牡丹
大拱北清真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市内,寺内有牡丹百余株,品种有“拱北粉团”、“绿蝴蝶”等20余个品种。其特点是花瓣基部均有美丽的紫红粉,花半革质状,色纯香浓,枝干高大,观干观花均可。

八、金华寺牡丹
金华寺位于四川彭县丹景山。始建于唐代据《天彭县志》记载,唐代金头陀禅师,在丹景山永宁院广植牡丹。寺内山崖上确有一方碑,上刻“牡丹台”,据说南宋时所立。明代著名诗人杨升奄有“牡丹坪上跳丹霞”诗句,号称画坛怪杰的陈子庄发现这里牡丹的独特之处,他说:“悬崖断壁皆生牡丹,苍干古藤,天矫寻丈,倒叶垂花,绚烂山谷。”这里牡丹以“彭州紫”、“丹景红”、“刘氏阁”为最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