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魁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
北京玉渊潭公园位于交通便利的海淀区,东门与钓鱼台国宾馆相邻;西至西三环中路与中央电视塔隔路相望;南门在中华世纪坛正北方,北接海军总医院。 在阜成门外,东临钓鱼台,西到三环路,东西长约1.7公里,占地面积137公顷,其中一半为水面,湖水荡漾、绿树成荫。

早在金代,这里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圣地;辽金时代,这里河水弯弯,一片水乡景色。其间有封建士大夫们追求隐逸雅趣的“养尊林泉”、“钓鱼河曲” 等风景名胜。
《明一统志》载:“玉渊潭在府西,元时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为游赏佳丽之所。”由于这里地势低洼,西山一带山水汇积于此。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上水。又在下口建闸,俾资蓄泄湖水,合引河水由三里河达阜成门之护城河。东部建有行宫。后湖淤塞,杂草丛生。解放后,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在旧湖南边挖了一个约10公顷的新湖,状如葫芦,名八一湖。下游建有实验水电站一座。新旧二湖东西两端相联,既可引水,又能蓄水。
1960年密云水库修建后,引水工程南端,由昆明湖到玉渊潭的引水渠,在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同经玉渊潭流入护城河。当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定名玉渊潭公园,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归属变迁,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市级综合性公园,由于历史遗迹不多,定为国家AAA 级景区。
公园东西宽1820米,南北长1106米,规划总面积136.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1公顷,分东、西两湖,南面是八一湖。建成绿地面积74.44公顷(含草坪),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园内现有各种植物约19.95万株。建设了环湖路,在园内还建了游廊点景建筑,逐步丰富园容。玉渊潭不仅是景色宜人,环境清幽,树木茂密,为西郊盛暑纳凉、游泳、划船的场所;而且在北京水利工程上起着引水、调洪的作用。
公园主要景区由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等组成。这里水阔山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近代较少的大规模建设历史,成就了山上杨槐林立,水岸垂柳依依,湖边水草茂盛的自然野趣风格。目前公园每年春季举办的 “樱花赏花会”国内知名,荟萃二千余株樱花的“樱花园”,在春风中树树绯云绛雪,赏花人潮如融融春水涌动,成为京城早春特有的景致。

樱花园位于公园的西北部,紧邻繁华的西三环,有一片山脉贯穿东西,园路蜿蜒四通,水岸翠绿拥绕的园林,她就是1989年和相邻的电视塔一同开始建设的,以樱花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25公顷。在1973年春,依山傍水处栽种了来自北海道的180株大山樱——象征中日友好的礼品树,在80年代花开渐渐为人所知,后来园丁们在其周边陆续栽植了晚樱,和自己繁育的大山樱幼苗。1990年前后,公园开始大规模整理山水,陆续从我国东北、山东等省引进8个品种,多达3000余株樱花栽于园内。这里如今是樱花文化和中日友谊的见证,在西门入口有冰心亲题的礼赞石刻;西门附近有不少被认养和栽种的纪念树;后山还有日前首相小渊植下的苍松。园内“樱棠春晓”、“樱洲秋水”、“柳桥映月”、“云溪深处”等景点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当主角。赏樱时节,人如潮涌。四月的樱花园游人如织,到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