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十六)

(2010-07-01 08:00:00)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太原天龙山石窟

蟠龙松

钟楼

摄影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十六)

走近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十六)

(照片)太原天龙山石窟“蟠龙松”走近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十六)

                                    (照片)太原天龙山石窟“钟楼”


    关于“蟠龙松”,这棵古松可算是天龙山的迎宾松,它的最大特点是树干长到两三米高便开始扭曲盘旋,枝干不再垂直上挺,而是向四面八方横延辐射,经过约千年的风雨沧桑,终于长成荫蔽200多平方米的巨大树冠,为游人缔造出这片清凉仙境。由于古松躯干枝桠造型极像一条盘旋舞动的巨龙,所以被命名为幡龙松。 
    关于“钟楼”,重建于1986年,而所悬这口大钟却是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所铸,距今已有470多年,高足有两米,钟径1米多,壁厚16厘米多,重量达9999斤。据传说,这口大钟与晋祠大钟同时铸造,都是为了祈雨,而且是由一对远道云游的夫妻分别所铸。妻子在天龙山,丈夫在晋祠,一夜之间铸就了这两口一样大小的巨钟,所以这两口钟被称为夫妻钟。据说,当敲响两钟之中的任意一钟时,另一种必然有回声作响,这时甘霖便会从天而降。自从有了这两口钟,天龙山晋祠一带再无干旱之忧。
    大家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古人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情况下是如何将重达两吨半的大钟吊起采的呢?我们的祖先自有办法。他们先在地上浇水做出冰面,把大钟拖移至钟亭,然后在钟亭的基础上用土石堆成小丘,再用滚木、撬杠把大钟推移到土丘上,将大梁从钟的吊孔穿过,安放在钟架上,最后把钟下的土石挖走,问题便解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