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被侵略者掳去的立于圣寿寺山门左右的唐代哼哈二将(网络文魁摄影)
太原天龙山石窟平山老人普同塔,1731年(清雍正九年)春季建造。方形台基,上施须弥座两层,喇嘛式塔身,上覆八角形密檐三重,造型简洁明快,刚劲有力。塔正面置一小龛,内嵌一石碑。
平山老人,法名明修,俗姓赵,扬州府兴化县人,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来天龙山圣寿寺任住持,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高僧。
传说平山老人住持圣寿寺后,有一天,正在对着青灯研修佛经,突然从门外进来5个面目丑恶、身材高大的僧人,要求老人收他们为徒。老人一看他们的行为举止,绝非寻常之辈。但为了感化他们,便含笑收留下来。这5个僧人来到寺院后,行为粗鲁,寺中的同门僧人没有一个敢和他们交往。在平山老人的指点下,修行了一段时间后,5僧凶焰收敛,与寺僧也能友好相处了。平山老人见他们已渐入法门,能够参禅入定,便给他们授了法名,分别为悟仁、悟义、悟礼、悟智、悟信,取古代哲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为名。3年以后,平山老人把5僧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不是人类,到寺里来也不是要参禅念佛,但你们经过研习,已入法道,再往下修行便能成佛。你们刚来的时候,本来是想了解我的修养,如果我没有道行,早已被你们所害,寺中的同门也早成为你们的腹中之食了。”5僧听后,吓得汗流浃背、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半天都不敢抬头。平山老人又说:“你们的身份、目的已被我点破,在寺中已不能再停留了,应该另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修行,以成正果。”5僧听后,叩别老人,告别同门师兄弟,一同出了寺门。刚出寺院门口,这5个僧人就在一阵狂风中化作5只猛虎,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从此,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们。平山老人点化猛虎的故事,成为圣寿寺历史上的佳话,为寺僧们津津乐道,也为圣寿寺平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