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业是平遥城内一个古老的商业行当。乾隆二十三年(1758)前,平遥烟商已形成规模。时有烟铺9家。计有元盛、日升、日新、广裕、丰盛、四顺、万金、天成、六合等。烟料主要来自曲沃等地。烟分包、散两种。包有大包、小包之分。销售以当地为主。
嘉庆年间,烟商保持早期规模,未有大变。
道光十一年(1831),平遥赵村邓元文与襄陵、万荣毛、赵二姓合伙,成立魁泰烟店。生产厂坊设于曲沃高显镇,总店设于曲沃,分店设于平遥南大街鸡市口南路西。店名与生产厂坊对联“泰自三阳开,魁从五岳来”字头同。自此,平遥烟业成为中转集散重地。
光绪年间,平遥城内人呼文统经办的兴隆烟店迅速崛起,开始与魁泰对垒。民国年间邢村毛家与乔家山乔家设立日生烟店,财大气粗。自此魁、兴、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销售日旺,左右市面行价。
民国年间,烟商时兴时衰。先有日生烟店歇业,后有兴隆烟店倒闭,魁泰烟店喘延到4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初再度复兴。
1956年公私合营后,烟业由国营部门统一经营。
魁泰烟店道光十一年(1831)成立,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历时125年,为平遥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初设股东为:襄临毛姓,万荣县赵姓,平遥西赵邓姓。各股份为4、0.5、1.0股,共5.5,每股白银500两,共计股银2750两。邓氏元文任大掌柜。该号创立前,始于邓元文肩挑、车推行销自制曲沃旱烟。往返途中与襄临县毛姓相识,毛愿出资,遂合伙经营。
魁泰烟店总号设于曲沃,高显镇为加工作坊。分别在平遥、汾阳、忻州、大同、张家口、包头、天津、上海、西安、兰州及俄、蒙、波(士)、阿富汗分店。平遥为中转重地。
魁泰烟优价廉,有生烟、皮烟、香烟、杂烟、包烟多个品种。名牌有小定(八钱)、魁泰大包(十两)、二美、魁泰香、玉兰大包(十两)、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一斤等散烟、墩则散烟等。年销售约1200吨以上。
邓元文执掌魁泰号业58年,坚持慎选好料,研究配方,精心加工,公平定价,注重营销的经营策略,大获成功。后继者张怀定、郭爱堂。平遥分号由赵德龙、王爱义先后领班。期间生产经营时兴时衰,已无前日荣耀。1956年,魁泰参加公私合营。
日生烟店民国初年设立。股东为平遥巨富邢村毛姓与乔家山乔姓,股本不详。店铺位于南大街市楼北路西,面阔七间。
日生烟店股本相传为数不多。但一度经营规模可与魁泰相匹敌,原因是毛、乔股东资财雄厚,其开设之晋泰昌、永泰昌钱庄,属同东连号,随时有资金可供借贷(转,因之日生烟店从未发生过资金困难情况。民国20年后,毛、乔二东之永泰昌钱庄因受晋钞拖累倒闭,日生烟店从此一厥不振。
兴隆烟店光绪后期设立。股本不详。经理人呼文统。祖籍平遥沿村堡,后移居城内西湖景。
兴隆烟店发迹,全系总经理呼文统严管理、善经营。据传,店内一伙友,自作主张,将散烟与皮烟混装,按皮烟包装高价出销,觉得为号内多挣了银两,后被呼大掌柜发现,查明原委后,严令那位伙友追回已销售的全部混装皮烟。原混装包共计300包。伙友无奈跑遍城乡,追回295包,所余5包再无法追回。呼大掌柜坚不松口,又以店内告示,贴于城墙六门。相传告示如下:
谨启者,敝号经营烟业有年,声誉市面已有公论。岂料一时懈怠,竟有混***烟出售。虽已索回大部,然仍有五包着落不明。若购得X
X牌号皮烟者,敬请到敝号退货或调换上好皮烟,不胜跷趾之望。X年X月X日
兴隆号烟店久负货真价实盛名,成为与魁泰、日生齐名的烟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