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网络文魁
网络文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672
  • 关注人气:34,5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三零)

(2010-02-16 07:50:05)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山西

平遥古城

市楼金井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三零)

平遥古城“市楼金井”介绍市楼位于古城中央。横跨南大街北段街心,贯通南北;楼之东南脚下有古井1,世传“井内水色如金”,向称金井。

在中国风水学的影响下,平遥城的选址与规划,同样是讲究穴位的。风水学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穴指范围较大的区域中的一个点,是聚气的焦点,南向为正,居中为尊。市楼金井位于城最初的旧城的中心位置,正是遥城的穴位所在。按照风水术,确立穴位之后,尚需在穴位上挖掘验证地理地质情况的深井,谓之“金井”。或许有人不知“金井”一名的由来,反倒附会为“水色如金”金者,宝贵也,于是,又产生了关于井内藏有金马驹的神话故事。至于此处井水究竟为何种颜色,井内还有没有金马驹,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井”,是“主肆”,之源,“古未有井,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贸产,三二头,市随井而成,市井之称也由此而宋”。市楼脚下的金井严苎瓣蔫蚕思岩蚕谎二谎二故而又名金井楼。

古老的南大街足平遥城的脊梁,占往今来,这里“通圜带闽,比屋而居,对宇望衡,连甍以处”山,市楼作为装点性建筑物而雄居中心.登亡市楼,可“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悟天道之盈虚,察人事之推谢,有不穆然而思十肖然而叹者哉!”,上世纪如年代初,世居市楼西侧的赵姓住户在翻修房舍的拆除工程中,曾发掘出相当数量的厕坑,假若判断无误,此地应是古代市肆的公厕遗址可想而知,市楼作为“市”的结点,作为司市者的停留处所,其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市楼的肇建,远无可稽。清康熙十二年《平遥县志•艺文志》已载有明代邑人训导程文的题诗:

      市心金井

一窍清光映碧天,渊源活泼涌如川。

半涵太极生生妙,外结人衰化化缘。

静里无波同夜气,动时有象自天然。

吾人咸赖资生育,永济遥民亿万年。

据现存碑刻所知,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曾重修未久,县令王绶康熙三十九年至五一年在任大发感慨,为市楼金井赋诗曰:

卤沉火举异难同,潜蓄金波养不穷。

官舍移阑思甄济,故墙无恙号韩公。

五行气正民生遂,百尺楼高物象雄。

愁向景阳陈琐事,仲宣宅在万山东。

有清一代,晋商称雄天下,平遥市面空前繁荣,当政者大小汪重市容建设,商家也勇跃资助。市楼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庆八年1813、同治1870,光绪年间(1905、宣统年间(1911均有过葺。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高185米,歇山造,黄绿琉璃瓦顶。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为通道,东西两边砖筑石台基,四角立通柱,外包砖墙。东西台基上各有券门1四周围廊,柱间有阑额,平板枋联接,—匕施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平身科一攒。平座斗拱为五踩重翘,平身科两攒,角科施附角斗,厢拱做成鸳鸯交首拱,滴珠板狭长,斗拱全部外露。二层平座筑廊,前后有隔扇门装修,内设神龛,南向供关圣大帝,北向祀观音大士,面东有魁星真君像。两壁间,满布《三国演义》故事壁画。顶施天花板。更上一层,北问檐际又龛魁斗星君像。—上层檐下,斗拱七踩,平身科三攒,皆出翘,角科诸拱排比,均为清代特有的营造手法。楼顶以彩色琉璃瓦嵌镶成南“馆”北“寿”的精美图案。楼内另有铁钟一口、“纱阁戏人”36现存28。楼现存清代碑刻11通。楼北路西有当年“舍房”两间今南大街37),历来为市楼辖地。

1963年,为了方便交通,将楼之下楼板移高1米余。19731115日,平遥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市楼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1980年,文物部门将纱阁戏人和铁钟收藏于清虚观今县博物馆内1990-1995年间,市楼经揭瓦翻修,替换糟朽构件,自上而下,重新油饰彩绘。19961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市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