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九十三)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山西平遥古城游记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平遥古城早有祭孔礼俗,“崇儒重道,圣教覃敷,每当春秋上丁,祭豆告虔,盖其仪文备至,典礼特隆”,此制沿袭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方废。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平遥古城在文庙成立了平遥县高等小学堂。民国2年(1913),改立“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占用了文庙全址。
民国10年(1921),成立平遥县女子学校(简称女高),占用庙内“西学”。
民国23年(1924),庙内成立了“励志中学”,占用“东学”。
抗日战争期间,文庙沦为日军军营,其时,大成门外及东学的古建筑遭受较大的拆改,西学古建筑荡然无存。
平遥解放后,平遥中学占用文庙之全部。期间,不断拆改,添建,古建筑普加前檐墙。1958年废泮桥,拆除敬一亭、尊经阁,面貌大为改观。
大成殿现状基本完好。在大成殿前,现存东西庑,面阔各9间,进深4椽,悬山顶,前插廊,柱头斗拱3踩单昂,补间1朵。
明代重建,庑内原供先贤先儒。大成殿后有明伦堂5间,进深4椽,五檩前后廊式,硬山顶。东西耳殿各3间,进深3椽,硬山顶。名贤侯祠、忠孝祠,东西斋舍各7间,进深4椽,硬山顶,名时习斋、日新斋。大成殿东侧,现存腋门3间,进深4椽,硬山顶,西侧腋门失存已久。原东学院内,现存崇圣祠、节孝祠各3间,进深4椽,皆硬山顶造。
前一篇: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九十二)
后一篇: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