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西平遥古城(八十九)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山西平遥古城游记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平遥古城书院名师之最为徐继龠。徐继龠(1795—1873),字健男,号牧田,又号松龛。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丙戌科进士。曾任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历任广西巡抚,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正二品)。在任期间积极主张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技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本着互利的原则处理同各国的外交纠纷,有理有节,各国驻闽领事多为之折服,对他很尊重。他撰写的对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评价,被美国人刻成汉语碑碣,至今仍镶嵌在美国国会大厦的墙壁上。但清政府腐败,他的正确主张和做法受到朝廷猜忌,咸丰元年(1851年)被诏令回京,改任太仆寺少卿,专司全国牧马之职。咸丰六年(1856年),为防堵太平天国义军林风祥、李开芳部北伐,奉旨回山西上党地区督办团练,事毕辞官。后被平遥商绅延聘为超山书院山长,执教达八年。同治二年(1863年),清廷外交危机日深,急诏徐继畲返京,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同治五年(1866年)改任太仆寺卿、京师同文馆大臣。著有《瀛寰志略》等书。
徐继禽不但文采过人,而且社会阅历也很丰富,受业门人中举人4名、副榜举人4名、拔贡2名,可谓硕果累累。深受邑中士民尊敬。但年束佰300两白银,要维持二品封疆大吏的门庭开销,实属杯水车薪。徐继禽也不愿破书院之惯例。平遥县的教谕和学董们就暗暗为先生承揽书写有钱人家的寿幛、墓志铭、碑碣、门额等,富豪们也乐于借徐先生之大名光耀门庭,超常奉送“润笔”,先生为之感动,心领神会,更加敬业,直至朝廷诏令返京。至今松龛先生的墨宝仍有存者,城内教场街原27号院的门额“树德”二字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