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阆中贡院(五)

(2009-08-27 16:00:42)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阆中贡院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阆中贡院(五)

走近阆中贡院(五)

走近阆中贡院(五)

    贡院属三进四合庭式的建筑格局,穿逗木结构,布局齐整规矩,生肃穆之气。走进大门,古树参天,大门正对着一座两层楼的殿堂,门上挂着今人书法家林岫书写的“至公堂”牌匾,两旁悬挂着“钦命四川乡试主考”和“钦命四川乡试监临”黄底蓝边的宋体黑字布联,殿中供奉着孔子合抱经书端立的塑像。

何谓“公”者,与我们现在学校考试时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无异,不过,古代考试就为了一个“公”字,实行峻法,最严厉者莫过于对于作弊者施行腰斩的酷刑。这个殿堂曾是考官唱名、监考和分发试卷的地方。

贡院分前院和后院。前院是考场,相似于我们现在的考点,四周是号房,相似于我们现在的考场或考室,号房则次第取梁周兴嗣《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字来编考号,以彰显其儒雅的考风。号房不大,进出只有一道小门,考桌只有一张,供一名考生应试。如是格局,即使考生欲动作弊之念,也是枉费。

整个考棚,充溢着一种肃穆得让人窒息的气息。不过,为了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考场中央是十字形卷棚式廊道,走廊两旁的栏杆带有靠背飞仙木椅,考生们候考时,可以坐下来静心休憩。

后院的斋舍,是一楼一底的四合院,是专门提供给远道而来的考生的临时住所,相似于现在的旅馆。我们知道,古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重水复,舟车不济,要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赶到这嘉陵江畔的偏僻之地,实属不易。这些饱读诗书的考生,暂居于这庭院幽静的斋舍,既能得到居家的感觉,亦可作为挑灯夜战的考前战场,在当时已经相当不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