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山西贡院的踪迹(三)

(2009-08-19 20:08:18)
标签:

网络文魁

追寻

山西贡院踪迹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追寻山西贡院的踪迹(三)

太原起凤街东口

        位于山西贡院大门两边的厅,是参加乡试者点卯划到之所——东西点名厅。 

        位于点名厅之后东、西大栅场,是检查考生是否藏有夹带的地方。 

        大公堂,是主考官对点卯受检查后入场考生们,宣讲考场纪律和要求的场所。堂阔七间,中是乾隆皇帝御制七律四首匾额。 

       大公堂之后,东为供给所,西为吏承所。是专司考场各级监官所需和听候传唤的公务人员办公的场所。之后是封存试卷、领取试卷、核对试卷的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后是检查、监督考场考生的衡鉴堂、藻鉴堂和东监院、抡材堂。再之后,即为提调试馆和如囚笼似的八千多所考舍(清道光年间号舍增至数)。 

     从这些厅、堂、所、号的设置,就可窥见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森严之一斑。但是,在那考场龌龊、士风日下的封建社会末期,制度尽管森严,程序尽管繁杂,而真正受制于考场规矩的,只是那些无钱无势、没有门道的白衣秀士。至于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后和手眼通天的名门之子,照样上下徇私,相互舞弊,稳操胜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