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的国子监和贡院(十二)

(2009-03-24 09:03:24)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北京国子监

贡院

顶银胡同

鲤鱼胡同

摄影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古代的国子监和贡院(十二)

北京贡院明远楼(1901年)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兴盛于唐,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一千余年。因“戊戌变法”取消了科举制度,兴办学堂,贡院也就闲置起来,后逐渐改为官府用房和民房。如今,当年的古代考场贡院,已经矗立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等多座大楼。
    拔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清史稿.儒林传一.黄宗会》:“宗会,字泽望。明拔贡生,读书一再过不忘。”
    恩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清定制,凡遇皇室庆典,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明史.选举志一》:“恩贡者,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诏书,以当贡者充之。”
    岁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清两代,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因称岁贡。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即为岁贡生。《清史稿儒林传三胡培翬》:“字载平,绩溪人。祖匡衷,字朴苏,岁贡生。”
    县试:若要取得全省乡试的资格,首先要参加府县之试,参试者称“儒童”或“童生”,合格录取者称为“生员”,“庠生”(即俗称秀才),在生员中再选拔一批人,升读国子监的称监生,其他的称贡生。贡生又分为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这五贡为正途资格出身。另有一种,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则称例贡、增贡、附贡、廪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