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京城国子监(五)

(2009-03-05 00:03:05)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北京国子监

摄影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京城国子监(五)

 

走近京城国子监(五)

    集贤门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敬持门与孔庙相通。 

  琉璃牌坊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徵著天元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彝伦堂位于辟雍大殿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後,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 

国子监内有十三经刻石碑共190座,原置放于东西六堂,位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之内。

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经包括:《周易》、十三经石碑《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共63万余字。经书由蒋衡花费十二年的时间书写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为主刘墉为副安排考订蒋衡所书的经书并动工刻石。这部十三经刻石成于乾隆年间,故又被称为乾隆石经

  国子监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当时有学生200余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深造;二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俄罗斯等;三是捐监,挂名监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