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京城国子监(二)

(2009-03-01 00:03:01)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北京国子监

监丞

司业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京城国子监(二)

琉璃牌坊

走近京城国子监(二)

琉璃牌坊标牌介绍

国子监还设书库刻印经史书籍供朝廷索取﹑赐予以及本监出售之用。南宋在监内专设印文字所。国子监所印书籍称监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国之冠。北宋陪都西京﹑南京﹑北京亦陆续置国子监设分司官由朝廷执政﹑侍从等官迭互充任职事颇简仅出纳钱粮实际成为士大夫休养之所。崇宁四年1105),罢三京国子监官各设司业一员。 

  辽太祖置南面上京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丞﹑主簿﹑下辖国子学。中京另建国子监设官与上京同金代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设祭酒﹑司业各一员监丞二至三员一员兼管女直学。元初置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祭酒﹑司业掌国子学的教令监丞专领监务。另建蒙古国子监和回回国子监学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别。 

  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设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清代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觉罗学等除外),设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司业满﹑蒙﹑汉各一员。另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并归学部。

  国子监,始于隋代,为教育机关,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到清末则成为卖官机构。国子监学生,等于秀才,分文武两种,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凡依照惯例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给朝廷,即可称为例监生。他们有资格去见县官,但没有什么实权。(摘自黄现璠著《中国封建社会史》,1952年12月)

  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国子监,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保存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