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山西榆次老城(七)

(2008-12-20 00:12:20)
标签:

网络文魁

纪实

晋商

榆次老城

商业文化

多景楼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山西榆次老城(七)

明清商业街,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和充满历史厚度的步行商业街。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建筑高仅两层,多为砖木结构,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老街的店铺字号,文化色彩甚浓,体现了当年晋商的特点,其中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有“北谦亨”“大隆号”。“祥记公司”等,其商品制作,陈列,经营,至今古风犹存。明清商业街已经成为一处集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旅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历史文化步行商业街区。

    如今的老城商业街仍不失当年“日中为市”的遗风,茶庄、饭店、药店、粮店、烟店、店铺林立,其中往来商货,品种齐全,让人目不暇接。逢年过节,古市楼下,高跷、秧歌、旱船、背棍等传统民间表演精彩纷呈,夜晚,灯光映衬下的老城更显绚丽壮观。倘徉其中,感受有别于都市繁华的另一种氛围。

市楼是一座全木结构的高台式楼阁,总高23.8米,俯瞰全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显示出当年商路遥远、汇通天下的晋商理念,南北大街是一条充满历史厚度的老街,尤其是北大街,一直是商号云集,店铺林立,两旁的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保留着古代商家前店后坊的经营格局和特色。
  榆次老城的南北大街曾经是这里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走在这条大街上我们可以看到两旁店铺林立,商家云集,这里有很多的老字号,比如说我们刚刚走过的这一家叫作大龙号,右手的这一家叫作聚兴顺,前边的这一家叫作广云集,你知道做什么生意的吗?其实很简单,我们来看一看它门前的对联就可以知道了,上联:青黄赤白黑汇通五彩,下联:紫绿朱蓝橙色焕三春,从这个对联我们可以看出原来这一家是做染料生意的,是一个染料庄。
  当年常家和王家都是榆次晋商的代表,和常家不同的是王家他们是以开当铺起家的,而且他们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榆次本地,在榆次老城的北大街上就有好几家商铺都是属于王家的,榆次当年商业繁荣的时期,曾经有不少的外地商人在这里开店、设铺,做买卖,这家祥记公司就是当时孔祥熙在这里开设的煤油公司。
  商依城而生,城以商而名,今天的这条晋商古街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全部是明清古建筑的风格,气派豪华,尽显晋商雄姿,据说晋商鼎盛时期全国有44家票号,山西就占了32家,古城南大街上同样有着许多百年老字号,而将来的南大街会被建设成为一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大展台。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阔的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山西票号汇通天下,跨国贸易雄视欧、亚,称雄国内长达百年之久。数百年来在国内久贸易舞台上,以“精神崇高以义致利,儒雅诚信仪征万方”的商业文化思想,走出一条辉煌的晋商之路。

  世纪初,石太铁路开通后晋商在乡梓的商业活动中心逐渐移向榆次老城。在榆次老城,以南北大街为中心的商业街上。众多的店铺门面,悬挂着的楹联匾额,均散发出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晋商以“温恭朝夕”,敬业待人,教子传世,不懈的追求“其宁唯永”的思想境界,南北大街分界处的市楼,是清中后期榆次老城市场繁华,商业鼎盛,金融发达的标志性建筑。市楼上“天下第一楼”的匾额有力地显示了晋商第一街历经的辉煌。北谦亨老店是誉亨三晋的名烟店,而瑞隆裕、德新成、祥记公司、吉生庆……众多老店当时都与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晋商大户密切相关。老城街上那一块块厚重的条石,就像以财取天下为抱负的晋商厚实的性格,给人沉稳的感觉,显示了一种力量。街两旁林立的店铺高雅气派,显示了晋商成功的经营之道和骄人的业绩。长虹砺的金饰、广云集的颜料、达生春的草药、大隆号的头脑,无论哪一行,其成功秘廖都在于晋商深知生财大道,处世守中和的大义。晋商创造的辉煌业绩虽然已成过去,但他们留下来的商业文化精神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把握航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