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络文魁原创短篇小说迟到的临终博客文化 |
分类: 短篇小说 |
短篇小说《迟到的“临终博客”》(六)
作者/网络文魁
(六)
再说阿海拿到这笔钱后,成天没事做,他在选择自己拿上这笔钱做什么生意更适合。
虽然,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很高,但是在那个年代,钱能生钱的年代,特别是在海口,更多的人是选择了做房地产和股票的买卖。炒房、炒地、炒股票、炒项目、炒批文、炒鱿鱼,“炒”是当时最时髦的代名词。敢“炒”、会“炒”、能“炒”的人,在海口最有出息。
阿海自然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也加入了“炒”的行列。
阿海是幸运的,他第一次同别人合伙“炒”一个“项目”,竟然把25万元变成了35万元,短短的一周内,净赚了10万元。甚至,连阿海也觉得这不是一场梦吧!但是,当他把钱点了一遍又一遍,咬咬指头,感觉到疼的时候,才认识到,这一切确确实实是真的。
阿海的第二桶金是“炒”了一块“地皮”。他们几个合伙人从拿到这块“地皮”到转出这块“地皮”,耗时40天。
当时,阿海有些沉不住气了,心想,这35万元砸进去,会不会打了水瓢呢。
终于,来了一位大陆买主,拿走了这块“地皮”。阿海的35万元变成了55万元。阿海在40天内,又净赚了20万元
阿海开始觉得自己的眼力还是可以的,只是恨自己的本钱太小。跟自己合伙“炒”的那几个人,人家的本钱大,一次就能赚五六十万,七八十万。
“炒”的机会,终于又来了。这次,几个合伙人约阿海去“炒”的是一座已经整体浇注完工的高层“楼盘”,只剩下了“楼盘”的内外装修。根据他们以往“炒”的经验和眼光推算,这个“楼盘”出手,本金至少能够翻一番。
阿海又动心了,他觉得不能失去这次机会。
阿海向亲朋好友借来了45万元,他答应给人家还款的时候,要高于银行同期一倍的利息。这样,连同他自己的55万元,凑足了100万元,“炒”进了这个“楼盘”。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终于等来一家买主,他们嫌“炒”的钱少,不干,人家走了。
半个月以后,又等来一位买主,人家最多只给他们“炒”进“楼盘”的价钱,他们几个人一听就拒绝了,人家走了。
又过了半个月以后,他们终于又等来了一位买主,人家只给他们“炒”进“楼盘”的八折,他们又拒绝了,人家走了。
这样,阿海他们就失去了最后一次“炒”出“楼盘”机会。
三个月过去了,阿海他们“炒”的“楼盘”,无人问津。
此时,阿海他们已经成为热锅上的蚂蚁,开始度日如年。
阿海对我说:“当时那个年代,怪自己文化低,认不清形势,盲目地跟风。”
阿海说:“我后来想,当时只要有人给钱,不管给多少钱都出手,也不至于把这个楼盘死在我们手里,成为一座烂尾楼。”
我问阿海:“那后来呢?”
阿海说“妻子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就走了,她也没有告诉我去那里。而我,却成了躲债人,到处东跑西藏的,从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成了阴暗里的流浪人!”
我俩正说到这里,妻子从海边走过来了,她穿上鞋,看了阿海一眼,我和阿海也打过招呼,我们离开了海边。(作者/网络文魁)【续短篇小说《迟到的“临终博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