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络文魁原创长篇小说石河连载 |
分类: 小说连载 |
长篇小说《石河》
作者/网络文魁
“诚义昌”开业那年,正赶上腊月。
由于他们进的各种货好货足,准备工作又做的比较好,加上伙计们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春节前,买东西的人也比较多,可以说,开业后,是生意兴隆,着实火了一把。
春节期间,几个掌柜的一算帐,短短不到一个月,抛去开业前购买各种家俱和用具,以及张罗和应酬的各种费用,基本打了一个平手,这很不容易。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
春节刚过,大年初六,他们就开门营业了。
那时,走街串巷,看红火热闹的人很多,他们店里自已生产出的冰糖葫芦,做的都供不上卖了。
大人小孩们都爱吃“诚义昌”的冰糖葫芦。
因为,他们店里的冰糖葫芦又大又长,价钱还不贵,凡吃过的人们,还想再吃。
尤其是小孩,只要大人们领小孩经过这里,小孩们都要吵的喊的要进“诚义昌”,买冰糖葫芦吃。
小猫(补田的小名)在“诚义昌”里,只能算是个三掌柜的。一是,在三个掌柜的中,他的资本最小,只能叫三掌柜的;二是,在三个掌柜的中,他的年令最小,人们也习惯性地叫他小掌柜的;三是,在柜里柜外,人们只能见到他和小伙计们在里里外外忙活,大掌柜的和二掌柜的很少露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就是“诚义昌”的掌柜的。
在“诚义昌”里,加工和销售冰糖葫芦的点子,就是他想出来并提出来的。开始时,大掌柜的和二掌柜的不同意,说他不务正业。后来,在他的再三坚持下,才答应让他试一试。
原来,“诚义昌”里卖的山里红(山楂)进得货好,籽小果大,外泽鲜红,比周围店的货色好,不仅好吃,而且是加工好冰糖葫芦材料的首选。
因此,很多加工做冰糖葫芦的,都来他们这个刚开张的店里来进货。
小掌柜的人不仅勤快,而且对来店的顾客,那真是做到礼貌周全。
他要求小伙计们,顾客进门,要有迎声,出门,要有送声,从始至终,以礼相待。对那些大人带的孩子,只要进了店,对小孩不是给花生就是给糖豆吃,买不买东西没关系。
他对小伙计们的严格要求,对顾客们来说,感到很有人情味。
结果,那些大人们不是买这,就是买那,很少有人有空手出去。
他有事没事还爱和常来店里批货的客户们啦呱,问长问短,问人家拿货以后好不好销,对店里的供货和质量以及服务还有什么希望和要求,他往往把这些事记在心里,等下次客户来,他总会问人家有什么提高和改进。
恰巧,有一次,他问到一位常来店里批山楂的客户,对方是专做冰糖葫芦生意的。他问的人家很详细,问的人家都丈二和尚摸不住头脑,不清楚他到底想做什么?
反正又不是同行,那位客户一五一十地把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加工要领、加工绝窍等细节,全部都告诉他了。
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开始打起了加工制作和销售批发冰糖葫芦的主意。
在好不容易征得大掌柜和二掌柜同意试一试的情况下,他聘请了一位专门做冰糖葫芦的老师付。
他要求,老师付在穿冰糖葫芦时,要比正常数量的冰糖葫芦多穿一颗,老师付不干了,说:“我做了一辈子冰糖葫芦,只有要求少穿一颗的,也没有遇到像你这样多穿的,再说了,多穿—颗又不能多卖钱,而且本钱也加大了!”
他说:“你听我的,只要做好你的冰糖葫芦就可以了!”
他早就盘算好了,那些搞加工冰糖葫芦的,从我这里批发上山楂加工还能赚钱,而我进价比批发给他们的价还低,多一颗果子的本钱,从这里就消化了,怎么能不赚钱呢?
实际上,他想着,卖冰糖葫芦对店里来说,只是一个晃子,他还得靠店里的其它货赚钱。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 ,“诚义昌”的冰糖葫芦又大又长、又脆又甜,还多一颗,价钱还不高,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吃过大长冰糖葫芦的大人小孩们,对“诚义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也记住了“诚义昌”这个店的字号,光顾“诚义昌”的大人和小孩更多了。(作者/网络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