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山发现“淠河玉”

(2009-02-25 13:55:49)
标签:

时尚

黄腊石

淠河玉

  霍山发现黄腊石直至被冠名为淠河玉,不过是一年多的事,一时间,小县城传得沸沸扬扬。后来,从当地印刷的一本画册中,第一次认识了这所谓的“淠河玉”。09年春节,七天的假期里,也尝试去河床里淘宝,似乎很多石头都象,很多石头又都不是。当然,也时不时碰见了三三两两前来搜寻的人。
  网上有许多关于淠河玉的报道,也有人建立了淠河玉的相关博客。我个人的看法是,石头就是石头,无论给它冠什么样的名,它就是黄腊石,而且是跟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的黄腊石。报道说经过权威部门鉴定,其实也只是“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的检验结果,是不是很权威我不知道,但从所有网络搜索的结果来看,既然有鉴定了,那鉴定书为什么不上传到网上?
  我这么说,并不是有意贬低淠河玉,甚至是贬低黄腊石的价值。不知道的我不能瞎说,事实上我也很想客观、公正的认识它的本来面目,探寻它的真正价值。黄腊石这个名字我原本非常陌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收集到大大小小上千块这样的石头,我喜欢上了这些石头,甚至开始关注与它有关的资料。遗憾的是,只模糊的分类,并没有详细的定级,更谈不上各产地间石质的比较。网上也有许多买石头的,且大多数以收藏原石为主,既便是同一质地,相似造型的石头,价格也有天壤之别。
  如果你手里有块翡翠或者宝石,出不出手你心里都有底。可这样的石头,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也无论交易是否成功,由于缺乏一个鉴定指标,你心里依然会七上八下,疑疑惑惑,更何况市场价格这么混乱,听说还有很多黄腊石的仿制品。当然,就算是货真价实,通过网络,你看到的只是打了腊、浇了油,甚至是被PS过的图片。
  原石的交易,最好还是当面看清,看内不看外,无论是山料还是仔料,外表都是很粗糙的,越光滑的越不可靠。原石的质地虽然粗糙,但也隐隐可见黄中透着淡绿,这是由它的通透性决定的。石头打湿后,这种通透就更加明显,网上有很多鲜艳夺目的图片都是这样拍出来的。我也试着拍了几张,附在文后,大家不妨鉴赏一下。
  黄腊石需要一个公开、透明、权威的鉴定指标,没有这些,市场难以规范,单纯的地方保护也同样力不从心。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霍山发现“淠河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