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突发奇想,去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走一遭。
从1月25日到2月3日,我在那里一共度过了10天时间,走了两个国家的7个城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黄金海岸、布里斯班、悉尼,新西兰的奥克兰、哈密尔顿、罗托鲁瓦),耳濡目染,感慨良多。于是想把自己印象或感触最深的用文字记录下来。
感受之一:“进口”安全、“出口”方便。
这里说的进口,是指吃的东西。在那里,你不必担心会吃到地沟油,也不必担心喝到被污染的水,更不用担心水果瓜菜有激素农药,水产品是人工加激素饲养而成。那里吃的喝、喝的都是放心食品、绿色食品。在那个水比奶贵的地方,龙头里的水,拧开就可以喝,甚至冲刷厕所的水,也是可以喝的。水果店的瓜果,只要是没有被顾客用手摸来捏去的,无需水洗便可以张口吃掉。而西餐桌上,吃的绿色蔬菜,无一不是新鲜的生菜。在这个以生冷为主的国家,我们每天乱七八糟地吃这喝那,却没有见谁拉肚子。
这里说的出口,是指卫生间。在我们这里,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找卫生间,最难受的就是上卫生间。一是公共卫生间少,且大多隐藏在小巷深处或者偏僻角落,行走在城市里,是很难找到公共卫生间的,在农村,干脆就是没有,蓝天下的土地便是最大的卫生间。二是卫生间很脏,大多数卫生间是不提供卫生纸、烘手机的,有的甚至还不是水冲式厕所。脏兮兮的令人作呕。稍微修建得好一些的公共厕所,却是需要交钱才能进去。但是在澳新两个国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公共卫生间随处可见,很方便。并且设施齐全,干净卫生。在悉尼歌剧院,导游还推荐我们去卫生间参观。而在奥克兰,城市公路边一个卫生间已经有113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供人们使用。
别小看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这可是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两个口。这两个口怎么样,彰显的不仅是文明,更是人的权利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