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故事演讲内容看转作风

(2013-09-27 16:20:57)
标签:

杂谈

     如今做这个岗位,是非常悠闲的,有点养老的感觉。

     因为闲,加之原先做政工的原因,单位搞什么活动,偶尔也想起我们如今的闲人,比如当个评委什么的。尽管不一定评得准确,但反正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出不了什么问题。再说谁又像高考样查分呢,都知道,活动都是好玩的,重在参与,较真不得。

     今天就参加了一项活动,公司纪委组织的“转作风、提素质、优服务”故事演讲会。我知道原本是准备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来搞这次活动的,但或许故事怎么讲,一些单位并不在行,干脆搞成一个形式多样的活动,只要主题不跑,讲故事可,演讲亦可,甚至小品、朗诵、情景剧等均可,不在乎什么形式。

     总体而言,21个单位的项目内容都主题正确,鲜有明显跑题的。反映的也是供电企业的人和事。有些节目,非常贴近当前,创意很好,“表演”很好,效果很好。从观众的笑声掌声甚至眼泪都可以感受到。

     但我还是觉得,供电企业在类似活动中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是什么时候都喜欢把有职务的员工甚至领导捧出来,赞美一番,讴歌一次。好像不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活动的主题。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成效显著。

     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我们总是忽略了企业中那些真正默默无闻,在不起眼甚至卑微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员工。而一个企业中,这样的员工不在少数,也许他们一辈子都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一辈子也评不上一次先进,一辈子也难以为领导所认识,但如果没有了他们,也许企业这架机器就会出现掉链子的现象,就难以正常运转。或许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想起这些默默无闻的“零件”。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领导者,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班乐于奉献、敢于牺牲、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员工。

     当我们动笔讴歌、赞美的时候,应该想到他们。

     记得我编辑《常电文学》时,曾经被一篇文章深深打动过,文章写的就是一个卑微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最普通的员工的事迹。

     文风体现作风。特别是组织转作风这样的活动,我们应该将笔头对准谁?这不应成为一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