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死活读不下去之书”:因时下风气浮躁 (转)
(2013-09-12 15:29:36)
标签:
杂谈 |
不过,就国人而言, “死活读不下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时下风气浮躁,人们干什么都急于求成,读书也一样,浅阅读、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许多人根本没有耐心去看那些长篇作品。
再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强势冲击,人们有了闲暇,宁可对着电视机一坐几个小时,去看那些胡编乱造的肥皂剧,或打打闹闹的综艺节目,也不愿去亲近书本。还有手机文化的广为流行,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一天到晚都捧着个手机,看微博,发微信,打游戏,读段子,乐在其中,甘之如饴,哪还有心思去读什么名著啊!
所谓名著,不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而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与一般书籍比起来,名著的艺术成就更高,内容更丰富,可读性更强,一个人如果连名著都“读不下去”,读其他的书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所以,控诉、指责、丑化名著,既没有用处——它不可能更改,早已定型;也很不明智——检讨一下态度,你有没有真心读书的意愿。
宋代学者尤袤评价读书为: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如果有了这样如饥似渴的读书态度,大概就不会发出 “死活读不下去”的矫情之音,尤其是对名著。因而,面对名著,我们还是应当沉下心来,耐住性子,钻研进去,你一定会读出奇妙情趣,满载而归,理解到古人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的高雅意旨。(陈鲁民)
原名为:评“死活读不下去之书”:因时下风气浮躁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