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博客了。
今天是父亲节,做了家里局部的卫生,算过个劳动节吧。看家里的人儿都在干着自己的事,我想是不是也该进博客看看,写点东西呢?要不然,如此下去,人会变得懒惰,思想会生锈的。
离开澧县之后,本想重新开个博客,一切从零开始嘛。可是,现在的博客已经经营了几年了,抛弃实在有些可惜。想来想去,还是接着经营为好。
离开澧县之后,我收到了两样礼物:一面锦旗、一双皮鞋。
锦旗是一个农民送来的,当然他在送锦旗时并不知道我已经离开澧县。
皮鞋是县委书记代表县委送的,书记说是比照县级领导调任的标准(县级领导调离澧县,均是送双皮鞋)。如此的话,我算例外。
锦旗是单位的同事从澧县带给我的。记得有一天,澧县局的同事通过微信告诉我,有个农村客户给我送了面锦旗。当时,我感到很纳闷:谁会给我送锦旗呢?我没有什么事值得送锦旗啊?我冒昧地问同事,内容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锦旗?是送给单位的还是送给我个人的?因为我知道,如今我们不少地方的老百姓,也常给有关单位(部门)、有些干部送锦旗,不过锦旗的内容却是负面的。最近就好像有长沙的老百姓因给有关单位送负面的锦旗,而被采取措施。要是这面送给我的锦旗也是类似的锦旗,岂不是国家电网系统的头号新闻啊。
好在同事的回答和稍后发来的照片,让我心安了些。同事还告诉我,这个人是一清早就带着锦旗来局里,门卫告诉他我已经调走后,他就将锦旗放在门卫,请门卫转给我,就走了。同事还告诉我这个人在锦旗上留下的地址和姓名。可我却我一时想不起这个客户究竟是谁?为什么要给我送面锦旗了。
于是,我请她帮忙找这个客户的电话,我想打个电话感谢他。
那天中午的时候,我在家里休息,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那个客户见我在找人打听他的电话,就给我打了过来。从交流中,我记忆豁然开启:这是一个家境非常困难的农民。有一天,他找到我办公室,说因为家里条件差,还有个30来岁的女儿没有出嫁,村里给他划了块地基,做几间房子,改变下家里的条件后,看能否帮女儿找个婆家什么的。新地基离电源有好几百米远,他问过如果要装电,这几百米的低压线路什么的,都得他自己承担。他觉得有些压力,有人要他来找电力局,看能不能得到些支持。
看着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更听说家里还有大龄女儿不曾出嫁,以我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人的感觉,这个家庭实在是不堪,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支持他。于是我告诉他,你用电的事,我会安排供电所去现场查勘,会帮你解决好,你不要担心。之后,我交待供电所,尽量采取利旧形式,解决低压线路较远的问题,再对其家庭内部用电给予支持,一并都解决好。
想来是事情已经办好,这个贫穷老实的老百姓就想到了用这种朴实的方式来电力局表达感谢之情。
其实,在澧县工作的50个月里,曾经也有老百姓要给单位送锦旗,我都坚决地拒绝了。为什么?因为送一面锦旗,就要给老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做锦旗需要费用、送锦旗需要组织几个人的开支。而一面锦旗对我们来说,虽然可以作为所谓政绩的标本和见证,但我们干工作做事业不是为了锦旗而干的,不需要用这些锦旗来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尺。
皮鞋是县委办常务副主任送给我的。在场的有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以及澧县局的班子成员。书记说,你调走了,送你一双皮鞋,祝你今后路越走越好。书记还告诉我,县级干部调走,县里都是表示一双皮鞋。我们按照县级干部标准送你一双皮鞋,感谢你为澧县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我知道,我是不够资格被送皮鞋的。一个澧县,象我等草官,何止百千。调动升迁那是正常不过。走了就走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县委书记又多少大事需要处理,犯不着为一个并非县委政府垂直管理的单位的小官送行。
所以,收到这双皮鞋,我很感动。过去的50个月,如果说在澧县还做了一点有益的事,为澧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出了一点力,那也首先得归功于县委县政府几大家的高度重视和强势支持,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能干出什么业绩?能有什么可以值得书写的?
我深知,在澧县,我干得并非最好,还有不少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还有不少地方值得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但有一点,我坚守了上任第一天的承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澧县广大用电客户。这50个月的时间,我始终在践行当初的承诺。
一面锦旗、一双皮鞋。我想,它们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征途上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