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请深爱。
——张爱玲
简单。无趣。这是我对自己在澧县三年多生存状态的高度概括。
下班回家。打开网站。将几个每日必进的网站浏览一次够,出门,想找点吃的。街口转角的地方,有一家“多功能”便餐点—全天侯提供米粉、面条,甚至还可以炒份快餐。我要了一碗面条,囫囵地吃了。回家,打开电视,频道调到央视一套,是李咏和王冠主持的《向幸福出发》。
一个光头、退了休的汽车司机,正被主持人请上台。此人是江西人,爱好唱歌。20来年,在江西某个小县,伴着录音机学唱。当初学习的磁带就是著名歌唱家王昆演唱的歌曲。或许这个人有唱歌的天赋,经常在县里因唱歌而获得些奖励。更为叫绝的是其女儿,也是跟着录音机学唱,居然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这次进北京上央视,就是来寻找磁带里“指导”他唱歌、20来年未曾谋面的王昆老师的。88岁高龄的王昆老师来了,两人都有些激动。这个人唱了两首歌,确实不错。
接下来的主人翁,也就是让我产生一种敲击键盘冲动的,是某大学返聘老师章先生。章先生今年72岁,他带患病的妻子上课教学的报道,我在《文萃》报上读过,不过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章先生一看就是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先生年轻时,与在车间干活的妻子相识。按照先生的叙述,他的妻子是一个非常聪明、贤惠、体贴的女人,干活是把好手,不仅可以开车床还可以开拉床,更令先生感慨的是,她对先生是十二分的好。尚在谈婚论嫁时,就给先生无微不至的关照,让先生从心底里接纳了她。事实上,婚后,妻子确实给了先生以巨大的支持,不仅悉心照顾丈夫,而且将整个家庭打理得非常温馨,孩子培养得很有出息。结婚40来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很是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妻子突然患病,要命的是患病的妻子失去了记忆,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女人,生活不能自理。先生虽然退休了,但学校返聘了他。怎么办?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妻子,一边是自己执着的事业。先生大胆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妻子去上课。于是,先生的课堂里出现了这样一幕:上课之前,先生将妻子安排坐在课堂最后一排,然后开始上课。某一天,教授带妻子上课的视频上了微博,先生的事迹迅速扩散开去,知道真相的人们被先生的举动感动了,先生不小心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成为网络的红人。
主持人在采访先生时,先生坦诚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照顾是应该的,当年妻子照顾自己,现在妻子需要照顾,没有理由不去照顾她,让她生活得快活些。即使主持人以假设妻子的病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问先生怎办?先生说出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使妻子的病情朝好的方向发展,能在自己的照顾下生活得快活些。如果妻子的病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他会放弃教学事业。
虽然是些平淡地对白,但我看到节目中不少的观众已经悄然泪流。是啊,正如先生说的,结婚40来年,两人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到了如今这个年纪,更是不需要什么“我爱你”之类表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握手、一段短短的搀扶,剥一棵桂圆、倒一杯开水、喂一口米饭,其实已经胜过爱的千言万语,任何语言在先生与他的妻子之间,都会显得苍白,都会成为多余。
张爱玲说,如果爱,请深爱。
先生对妻子的爱,便是最好的注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