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太青

(2012-02-29 22:34:54)
标签:

杂谈

    每一次都是与太青山擦肩而过。

    17年后今天,2012年2月29日,我终于第一次上了太青山。 

我首次在澧县工作是1995年初,短短的2年多时间,太青山于我不过是一个山名而已。离开澧县之后,因工作关系,我却有了机会在太青山的身边走过,但始终还是未能上到云缭雾绕的山巅,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使是2009年3月第二次来到澧县工作,心虽向往,但亦未曾涉足,致使内心怀有不少愧疚,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之巅,那里有一个村庄,他们都是澧县电力的客户。

龙年进入二月,天气一直不是太好,阴冷、潮湿、雨雪,让人有些难以招架,甚至早两天还曾洒落过些雪籽雪花。偶尔阳光露出点点笑脸,转眼又是阴沉沉的。气候的变幻无常,使得人的工作效率也是低下。

节后上班大多的时间花在参加会议或开会上,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工作并不太多。各种会议部署的如潮水般的工作,即便是应付,也是件够分量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都不是太要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参加县政协的分组讨论。

这几年的政协会议,有一组的讨论安排在电力局的会议室。那天的讨论起初很常规。可几个委员发言过后,突然有委员对电力“发难”。这是一家小型企业的老板,对电力的意见有三:一是电价涨了,二是停电多了,三是停电没有通知。言语中义愤填膺,紧接着,又有个委员跟进,问题还是差不多。我听着记着,同时心里也在想着。他们讲完了,我做了简单的答复。会后,我安排农电公司再次登门对这两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进一步的现场走访,进一步的沟通,结果应该算比较好。

最近,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小微企业在我县肯定数量不少,他们是出土不久的幼苗、出壳不久的小鸡,正是需要各方扶持呵护的时候,尤其是当前,整个经济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而在供电方面他们也肯定会有不少的需求,或者是用电政策、或者是用电安全,更多的是用电服务。小微企业虽小,但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主要的服务群体之一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我利用周末的时间,用心草拟了“百家小微企业供电服务行”活动方案,决定利用2个月时间,对全县小微企业进行一次走访和上门服务,宣传用电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些具体的用电问题,并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今天我之所以要上太青山,就是结合了服务小微企业供电(太青有机茶厂)和现场看看山上太青村的用电情况。

与我一路同行的有农电公司负责人和甘溪供电所负责人。

从百度查到信息:太青山属武陵山支脉,主峰海拔1019米,为澧县最高点。澧州志载:太青山在州西北百六十里,居松(滋)、石(门)、澧(县)三界之中,为澧北诸山之祖。周回百里,茹溪环之,影落数十里外。曾传为李凝阳得道之所。处士宋良许诗云:“山腰雪卧经年白,洞口云眠尽日闲,欲访凝阳禅化处,飞萝挂壁水潺湲。”
    不过,即便是放之于湖南,太青山名气也实在太小,与县内目前正红的城头山更是不可同语,事实上城头山不过是澧阳平原中上地势稍微高些、地下埋存着丰富的文明信息的一圆丘而已,谈不上是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称其为中国最早的城市,她将中华文明往前推进了至少1000年。

上太青山,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幸好同行的祥武对太青了如指掌。我们选择的是出境走石门上山。其实太青山在石门境内部分远多于澧县,也许是湖南屋脊壶瓶山在石门,使得石门的太青山反倒不如澧县的太青山有些名气了。石门这边上山的路很好,大部分是水泥路。越往上走,感觉有些耳鸣,高原反应在仅1000来米的太青山也有明显的表现。及至半山腰,却见一煤矿,属于石门。悬崖峭壁上,我们看到了不少的冰棱和没有融化的积雪。城市越野车艰难地从煤矿边的路驶过,我们发现树丛里、屋坪前,皑皑白雪,积雪成冰,令人感叹山上山下真是两个世界两重天。

澧县的太青山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村庄叫太青村,不过六七十户,二三百人,散落在高山之巅的道路边,个别人家甚至在半山腰里。这里的电网是2005年冰灾之后重新建设的。同行的同事介绍道,2005年的那场冰灾给山上脆弱的电网带来灭顶之灾,如今所有的设施全部是灾后重新架设的,安装了一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目前总体用电情况还算不错。我们站在高山之巅四处眺望,只见太青群山一律掩映在云雾中。

下山走的是澧县的路,却不再是水泥路,路况并不好,好几次司机都要下来先探路,好多的时候,后车胎都是拐到了另一边,甚至车都发起横来。好在有惊无险。

    下山后,我们去了从山上搬到原太青山政府所在地的太青有机茶厂。这是一家很有名的茶叶企业了,生产的“双上绿芽”已经享誉三湘四水、蜚声神州大地,成为国内著名茶叶品牌,我国茶业界泰斗—施兆鹏教授曾亲笔题字:“魂系太青山 双上绿芽茶”。茶厂还没有到生产的时候,新添置的茶叶机器设备静静地安放在车间里。我们既是一一认识这些机器,又顺便查看下设备的功率,了解下茶厂的设备装机情况。

    约莫过了半个来小时,茶厂聘请的负责人来了。我们团坐在火坑前,了解茶厂的生产情况,对电力的要求,表明我们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态度。

    时间一晃就快了下午五点,从太青回城还得一个多小时。

    于是启程。

    太青群山在车辆的后视镜中渐行渐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