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与雅是相对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分不清孰俗孰雅。说俗的可能不俗,说雅的也许不雅。
虽然说不清楚,我想还是用件事来说说。
县内某酒店开业,一不小心成为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小城开大酒店,当然可以说不是件小事。至少日后向外界推介本县的时候,又多了一个话题。
早早地,我也和很多如我一样的人接到了主人送来的精致的请柬,请柬上有姓名,送请柬之人面告“到时一定自己去”:凭请柬签到,可以领一份小礼品,然后参加庆祝宴,晚上观赏有名家大腕和湖南卫视2011年快女三甲出席的激情晚会。看得出主人家是蛮客气的。怕自己坏了人家一份好心意,就应声答应了,将请柬放在较为凌乱的桌上。
随着开业时间的临近,因工作较忙,本不愿意参加这类活动的我,心想干脆让为自己服务的司机去算了,饭不吃,可以让他领点小东西,看场免费的晚会。后来与客户经理短信联系后,先是说不可以,后来回复说可以让司机去代签,但我明显地感受得到客户经理也是冒了“风险”的,为不为难客户经理,就表示谢谢,自动放弃了。
事后有朋友谈起这事,说了句这般俗气,不去也罢。
为什么说俗气?想来开业庆典,应是主人发个告示,到时相关单位部门上门主动庆贺。但现实中却往往行不通,须由主人发请柬请客人去庆贺,一般情况下不仅不需要带上庆贺的礼品,相反还得由主人馈赠一点。这就给主人出了不少难题,请谁不请谁需要反复琢磨。特别是某些单位下面的单位,不请还真不行。日后可能遭遇横眉冷对和刁难。
想来也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市场经济,主人请客人来庆祝,已无可非议,最多只能说是随波逐流罢了。但略感俗气的是,主人为客人准备礼物。我来澧县之后,也参加过二三次类似的活动,多是让司机去签个字,表示自己来了,因怕主人不高兴,说不给面子。而司机带回的则多是一瓶“娃哈哈”、一包硬王烟、一份小礼物。不说四周看热闹的群众见了别扭,我自己也感到别扭。总感觉在旁观者看来,我们这些人不是为出席庆典而来,而是奔这份值不了几个钱的礼品而去(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个别人有这个兴趣)。
其实,对我等之人,大概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我们很清楚,参加某些庆典虽然代表的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但真正去了,冲积量也只是凑个人数添份热闹,成为庆典的背景。我们去不去,都丝毫不影响庆典的隆重、热烈。
去了,难受的往往是自己。
其实,庆典完全可以简单甚至可以省略。我们单位今年建设一栋小小的生产综合楼,开工那天,我都没有去,让基建办的同志去放了点鞭炮,表示开工了。当然,不少庆典的目的是扩大影响,展示形象,即使这样,请几个领导、知名人物露面以示重视支持,就足够了。其他的单位和人都可以免礼。我想大多数单位或部门应该是不会计较的。至少我可以保证,请与不请,我该为你服务的,与这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