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该脸红?

(2011-09-08 14:01:45)
标签:

教育

谁该脸红?

    进入9月,学校陆续开学,加之教师节临近,各级新闻媒体加强了对各地学校开学情况的报道。说实话,中央电视台策划的走基层新闻报道,因其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生活,成为类似报道中的佼佼者。

    不过看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们深入一些偏僻乡村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报道,感觉是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当我们的媒体或记者将镜头、话筒对准山区中小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时候,他们是否想到这样的报道不少是对各级政府办教育莫大的讽刺?记得有一则新闻,报道的是某学校一位坚守山区的女教师,因为学校条件差,一直自己制作简陋的教具来教育学生的新闻,电视里打出了这个简陋的指导一年级孩子读数的“读数器”,看来令人心酸。类似的还有一些偏僻山区学校老师自制的体育器材、教学模具等方面的报道。

国庆六十周年都过去2年了,可我们不少偏远山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居然还是连基本的教具、模型都没有,近乎原始,这难道还值得我们来宣传吗?当然我们的媒体、记者可能是希望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呼吁全社会对山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在出中国教育的丑?!出我们各级政府的丑?!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办不好,谁来承担起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重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高度重视教育的,都是将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事业,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投入,都作为了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重头戏。从我们国家看,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公平,地区之间、地区内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都有不小的差距,而教育体制长期积累下来的弊端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得存在的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都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不断进行投入的事业,是一项日积月累终见成效的事业,任何的急功近利、任何的心血来潮都是不行的,更别说把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平等地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当我们的眼光总是投射在城市、发达地区,看到的是这里的教育是何等的先进的时候,请别忘记了,我们还要把目光扫向那些偏远、偏僻、贫穷的山区,因为那里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关心和扶持。

    最近看一本叫《文史博览》的杂志,里面有一则短文,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重视教育的事情。刘文辉是军人,但对教育却是非常的重视,当年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可今天呢?我们还有多少学校风雨飘摇,还有多少学校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还有多少学校就靠一个老师支撑。我想我们的有关政府官员看了这样的电视新闻,再看看《文史博览》上的这篇文章,难道不感到脸红吗?

    温总理告诫我们要仰望星空,我想,在支持重视关心教育上,我们的官员应该眼光朝向偏远的山区学校,脑海里要常浮现那些对知识渴望的稚嫩的眼光和山区教师们无奈的表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