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父亲”

(2011-06-18 21:52:22)
标签:

情感

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                     —诗人的诗句

    说起儿子,爱人有点忿忿。早上我去吃早餐时顺便给儿子带了碗米粉,结果儿子不领情,不吃。于是爱人就唠叨着儿子怎么怎么的,又说快到父亲节了,昨天要儿子给我打个电话,儿子也没有,一点都不懂事。

之于父亲节,我是上周末才知道的。那天陪爱人在商店买鞋时,瞧见店铺里有个父亲节的购物优惠活动广告,才知道6月19日是父亲节。

可如今节实在是太多,不少都是引进来的洋节,根本就记不住。我以为之所以要弄这么多这节那节,不过是给自己放松找一个理由。话说回来,西方的节日较之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感觉节日名称上更富有人情味些,虽然我们的节日也是注重一个情字。你看感恩节—感恩,多煽情;情人节—情人,暧昧中更多的是情感;母亲节、父亲节—为生我者设的节日,多感人的事啊。

   其实,儿子没有给我打电话,我也没有给我的父亲打电话表示父亲节的祝愿。这几天事忒多,我是真真地忘记了这个节日。

   不过,说起“父亲”,我还是有些话想说。对我的儿子而言,我是他的“父亲”,对我的父亲而言,我是他的儿子。父亲、儿子,儿子、父亲,这样的角色在我身上随时交替变化着。

作为父亲的角色,我一直被爱人认为是一点也不合格—以一个母亲和妻子的标准衡量。之所以说“不合格”,实乃我缺少父亲的威严、权势,对儿子要求不高,管得太松,心不够狠。尤其是儿子小的时候,经常玩到一起就搞不清自己的角色了,儿子和我称兄道弟的,我也觉得蛮好。不过,儿子发犟脾气的时候,我可是出手打过儿子的,并且打得还蛮狠,打过过后,内心却是非常的懊悔,心疼得不得了。

正因为管理松懈,颠覆了传统的父子关系,没有树立起父亲足够的威严,导致如今儿子对我可是大大的不敬。好在我已经习惯了,不太计较,倒是儿子的母亲常计较,家里有些矛盾,大抵都是这个作为引子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最近两三年与儿子不在一起的时候多了,回去常听他母亲说,儿子有时还是蛮有话说的,并且比原先好象说得更多一些了—她把儿子这些变化归于常德市一中人性化学校管理,让儿子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交往。看得出,严厉的母亲有时也会因儿子的一些举动和说话而觉得高兴。其实,我也有此感觉,有时儿子偶尔给我打个电话,简单干脆地和我说上几句话,一点都不含糊。比如刚才我在调度室的时候,儿子打来电话,开门见山地说:老爸,家里停电了,快点送电。儿子蛮逗,以为他的老子能管家里的用电。

作为儿子的角色,我对父亲更多的却是愧疚。我们家兄弟姐妹4个,奶奶在世时全家都听奶奶的,奶奶是家里的“太上皇”,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有时也作不了主—尽管他还是大队的干部。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和父母亲的关系都不是太亲近,很难看到那种天伦之乐。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但始终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当然这不等于我们不爱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我,因为小时候会读书,在家是最得宠的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跳出了农门的。当年要不是父母亲省吃俭用,要不是哥哥姐姐挣钱助我,估计今天的我过的也不过是守着一亩三分地、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家生活。

1990年7月参加工作之后,我就暗暗发誓,今生不能再给父母亲增添一点负担,一切靠自己去努力打拼。这么多年来,我就以这个作为自己奋斗的信念,努力地去工作,去改变自己的命运。21年里,我的人生词典中诸如“结婚”、“生子”、“调动”、“升职”……全部是靠我和爱人两个人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加上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来完成的,没有给父母亲添一点麻烦。这些年来,我工作的地点和岗位变动了几次,但节假日一般都会回去看看—或一家人、或一个人、或带着儿子。虽然在家里呆的时间不长,说的话也不多,但我却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去的。习惯了农村生活的父母亲并不在意我回家或不回家,从外出求学开始,他们就一直叮嘱我,要以学习为重、以工作为重。我想我的父母亲在对待儿子的忠与孝的问题上,是非常的豁达的,当初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节衣缩食支持我走出农门,根本就没有农民常有的那种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想法,更没有想到要让我来光宗耀祖。事实上,工作21年来,我的父母亲对我做的具体工作并不太了解和清楚,他们从不问我在干什么。即使谈到工作,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安心工作,不管把你放在哪里、做什么,都是党在培养你,要知足,不要做见不得人的事。

近些年来,父母亲年岁渐高,身体也不是蛮好,但我几乎没有接到过他们关于自己的电话。回家问起,他们都说,知道你忙,怕你担心,我们不要紧。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两个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远多打搅的中国农民。

   都说父亲是山,我没有做到,但我从父亲的身上早已感受到了山的伟岸、山的坚强、山的柔情、山的豁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