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文章的背后

(2011-01-19 12:55:44)
标签:

杂谈

    打开市局内网,我们单位有员工写的一篇人物小文章点击率在短短的时间内超过了500次。

文章写的是光荣榜的两姐弟。文章写得一般,或许两姐弟的特点,特别是工作上的突出表现没有挖掘到位。但并不妨碍众多的系统员工点击。

    我看了2遍。

    其实,自20095月开始评选月度优秀员工和优质服务之星以来,这两姐弟曾先后上过光荣榜,只不过这一次是同时亮相。

    记得推荐评比之后,我就觉得是该让办公室认真宣传一下。从新闻宣传的卖点看,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卖点,姐弟同时成为先进人物在同一个光荣榜上出镜。从我们推进新一年工作来看,确实需要典型示范和引路。而这两姐弟的优秀事迹,真实,就在身边,且很平凡,非常具有引导力。

安排办公室人员写作之后,我就无了长沙开“两会”。

    文章我没有再看,如果有时间,我想还可以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亲切,更感人些。

    弟弟的情况我较熟悉,因为电费回收的事,他常给我“发难”。我欣赏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认死理。就是不管怎样必须把电费收回来。文章中那句话也是我在推荐时说的,是一句肺腑之言的评价。

    姐姐的情况我了解不多,在2009年签订师徒合同时,我才知道他们是姐弟。此后姐姐也得过先进,上过光荣榜,知道她对工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而这次文章中写到的某个寒冷的夜晚,转钟被丈夫找到办公室的情况,我为之感动。

    我们这个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脱胎于政府管理部门,或多或少带有不少那个年代的特征和痕迹,以至于直到现在,还是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重点。以至于我们常常摆问题都有这么一条“员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之类的表达。这也是事实。但这其中还是有不少敬业爱岗、忠诚企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员工,他们永远是提振我们这个企业形象、效益的动力和希冀所在。

    比如这姐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的生活
后一篇:走马西洞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