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什么?
百度一下:佛的本意是圣贤,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因此,求佛应该是追求一种境界。
我不信佛,但我对佛充满敬畏。
平生喜欢游历山水,国内的四大佛教名山都已涉足,虽然不烧香不磕头,但每每走进那香烟缭绕、肃静庄严的宫殿,面对那些佛陀、菩萨、罗汉,心里还是骤生几分敬畏或者说信诚,记得2007年去云南某热带雨林,其间有庙宇,大殿里看到了一些因果关联的表述,感觉很是有些道理。我想这佛理与我们常说的哲理、中庸或许是差不多,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正因为这样去看待佛里的因果关系,我对佛充满着敬畏。
今天上午,县宗教事物管理局吴局长引一年轻法师来办公室找我。事情早些日子就已经知道,是县内名寺钦山寺用电的问题。
说起钦山寺,我感觉有必要义务宣传一番,实在是因为此寺的历史渊源太悠久、太厚重了缘故。
钦山寺位于澧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原名钦山乾明寺。寺院四面环山,左有青龙雄踞,右有白虎盘桓,前有钵盂山(又名木鱼山),后有雷峰山,山门内有两处对称的深潭,被人喻为龙眼。
据史书记载,唐大德中(公元851年),文邃禅师衔钦命在古澧洲始建钦山寺,文邃禅师当时为全国知名的八位禅师之一。钦山乾明寺是依《易经》中“大哉乾元”、“大明终始”二句各取一个字而命名。
唐朝正值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各地寺院高僧辈出。唐朝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鸿法演教之前,曾来钦山寺,研习佛门经典。此寺历经宋、元、明、清不衰。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六年下江南巡视时,途径澧洲,前往钦山寺礼佛。在唐朝东渡日本弘法的僧人中就有钦山寺僧人,并留居东洋传教。1983、1984、1987年,日本佛教参拜团曾四次到钦山寺寻根祭祖,拜佛颂经。清朝末年,钦山寺曾办过讲武堂,林伯渠、蒋翊武曾在此学习。
可惜的是,曾经香火旺盛的钦山寺历经浩荡之后,惟有一棵前面罗汉松和一口唐时古井留存,及历代僧人墓塔残碑,破瓦断砖等遗迹。
我们一行几人从新修建的大雄宝殿后进入。目前钦山寺年轻的主持,年方28岁的演佛法师给我们做了些简单介绍。对面山上有我们的高压电线经过,估计寺庙用电只需要牵扯几百米高压线即可。听吴局长称道法师如何争取各方支持,亲自协调与地方村民关系,决心恢复当年钦山寺的规模,重振一方名寺的万丈雄心,我已感觉,即便是在今天电力管理甚为苛刻的情况下,作为一家肩负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无论怎样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也算企业为名寺建设捐献一份香火钱,企业做点善事。
实地查看之后,我们决定由电力局想办法将高压线架设到寺庙前,这部分工程全由我们承担。变压器及以后的电力设施因是直接供庙宇使用,由寺方想办法筹集。我们在办理业务时将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最低的费用给予支持,特别是在整个用电设计上,充分考虑寺院今后的发展和电力布局与寺院布局的和谐统一。
之后,我们参观了雄伟的大雄宝殿和2007年建设的观音殿,我向功德箱中捐献了100元。之后,演佛法师为我们吉罄祝福,并送我们每人一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