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者最难的,莫过于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怎么用人?虽然有标准,但按照某个固定的标准用人也不一定会有成功的收获。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人是复杂多变的动物。用时优秀的人却不一定会做出优秀的业绩来。2009年我们国家有15名部级高官“出事”,就充分说明了用人之难。何况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供电企业。
但有句古话:人挪活、树挪死。人是最容易产生惰性的动物,必须经常给予调整,变动岗位和工种,使人永远处于一种“活的”状态。我记得曾有人研究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不能超过四年的时间。就是说,即使是一个陌生的岗位,4年的时间已足够让其适应。人一旦适应,就会逐渐生出倦意、惰性来,进取心、创新度、责任感等都会逐渐打折。当然这只是普遍规律,特殊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天上午开完碰头会之后,我们对部分岗位骨干进行了调整。这个调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去年年底,我们组织对中层骨干进行了年度考评,在去年底召开的务虚会上,我就此与书记有过沟通。目的也是想通过人员岗位变动,达到一种激活全盘的作用。在用人上,我主要看三条:一是执行力强不强,二是对企业忠诚度怎样,三是作风硬朗与否。因为是最基层,我想主要是强调执行,主要是强调身体力行。
这次调整对许多人而言是比较“突然”的,是比较快的。不过此前我早就听到了一些传言,但那真的只是传言。这是这个时代的共性,有些人专门琢磨人甚至琢磨领导。
这次调整的最终效果还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评说的会很多,我想这都不要紧,中央电视台有句专题广告语:用事实说话!
现在说什么都早了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