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某月的一天,心血来潮,差不多只花一二个晚上的时间,就将博客上的有关文章进行了重新整理分类,加上早些时候写的部分有幸留存于市局政工之窗上的随笔,居然整理成了两本集子。交给了长沙的朋友张传恩——昔日中国电力系统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今日下海创业的文化公司老总。
出集子总得请名家作序题字,以便让原本质次的书能添些光彩。于是这样的苦差事,我斗胆交给我的老朋友,大名鼎鼎的湖南年轻人杂志社副社长碧云先生。碧云满口应承,还答应请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先生为其中一本《走在路上》题写书名。周厅长曾贵为常德市委宣传部长,市委副书记,是特具亲和力且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好领导,当年曾因工作原因有过少许接触。另一本集子交给了当年同分到沙田工作的好朋友,湖南株洲醴陵电力局的兰水明先生,兰兄是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一手好字,一手好棋。特别是当年因与我形似,害得我那些弟子碰见他就亲热地“姜老师”叫个不停,让兰兄占足了当老师的荣光!不过除此之外,我记忆最深的还有兰兄带到厂里去的乡下腊肉,黑窟窿咚的实在是好吃得不得了。
昨天我专程去了长沙,为两本书校对,不日即可出版。这本《做条好狗》的书名本是一篇文章的标题,之所以拿出来做标题,完全是碧云先生的非常灵感。
坤山印象(序)
兰水明
十九年前,我和姜坤山都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南部罗霄山脉下一个偏僻山区的水电站,由于外貌酷似,又同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缘份很深。
他执教于这个水电站的子弟学校,印象中,他主要教数学,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班上只有6、7个学生。那是一段孤独难熬的日子,他会说诸如“我们班倒数第一名,也是年级第七名”之类的玩笑话,让人觉得有些无奈,却透着诙谐。他经常会把宿舍搞得非常整洁,一尘不染,然后,摆开书案,与同学朋友书信往来,写一些文章,或一些诗稿,还带头负责编一本叫《星岛》的刊物,在这凄冷孤零的地方,点燃了很多年轻人的激情。
四年半后,坤山走出了水电站,我们之间相隔近千里,却联系甚密。
他先是到了澧县电力局,在办公室做秘书,经常在《湖南电力报》、《中国电力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成为系统优秀的通讯员。之后,调入常德电业局办公室继续做秘书。后来到局新闻中心工作,当上了常德电业局新闻中心主任,党委工作部部长、农电工作部主任、澧县电力局局长。
坤山的经历是有些奇特的。即使是现在繁忙的县局管理,工作之余,他仍会写一些文章,或人生感悟,或对世事的针砭,或写一些乡下儿时的趣事,或山水文章。读起来很顺口爽口,没有一点矫情。坤山是一个为人朴实、感情很真、素养很深的人,文章便有真挚的情愫,厚重、朴拙、睿智、叫人回味。
坤山在恶劣的环境中,有一种能忍受孤独、牧守荒远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现在,却有秋空霁海、淡泊明志的境界。他既忠于本职的工作,又宽厚待人,我想这便是“做条好狗”的由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