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那颗葡萄

(2009-09-10 21:16:12)
标签:

情感

    许多的事情之所以令人回味、令人怀想,皆是因为有所触动有所刺激,所谓睹物思人。比如,我现在工作的澧县,美丽富饶的澧阳平原上成片的葡萄园,就常常令我怀想起记忆里的那颗葡萄——老家门前堰塘边长的野葡萄。

    我有记忆时的老家,门前原本是有一口堰塘的,靠近我们几家住的这边环绕着一些茅竹,间或长有一二株金银花和野葡萄。这些茅竹将堰塘围得实实的,小孩子断然是掉不到水里,倒是给些鸡鸭提供了避难的场所——哪家来客了要杀鸡,被判处死刑的鸡会被主人追得四处逃窜,走途无路时,就拼命挤进茅竹中,基本上可以躲过一劫——死刑立即执行改为缓期N天执行。殊不知,这种鸡飞狗跳的场面却是我最喜欢的。

    茅竹中的葡萄就依偎着竹子生长,很少有人关注她,倒是那藤金银花,花开的时候,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那时候,我既关注茅竹——春天可以采挖破土的茅竹,那可是不错的美味。更关注那根毫不起眼的野葡萄。记得干枯的葡萄藤披上绿装的时候,心里就在念叨葡萄葡萄赶快开花吧。花开了,很脆弱,一点也不打眼,很容易忽略。可我却是隔三差五地要来瞄上几眼,花谢了,开始长出极小的绿点点,这就是葡萄啊。

    因是野生,葡萄自然长不了多大,即使成熟,比蚕豆也要小。有时为了不被更多的小朋友发现,就偷偷地将葡萄藏进竹丛中,用绿色的葡萄叶给遮掩住。野葡萄的成熟期够漫长的,即使有颗蚕豆大,还是吃不得,非常的涩,甚至让舌头有麻的感觉,吐都吐不赢。耐着性子待到野葡萄熟了,多半也是半红或淡红,味道比起今天澧阳平原的什么红宝石、维多利亚、红地球、美人脂……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但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我,那野葡萄却是十足的美味了,那种味道甚至在口中滋滋作响。

    大约1984年的时候,我们家搬到了屋后的另一处地方,人大了,家搬了,再也不好意思去“偷吃”那野葡萄了。况且我也上高中了。

    后来的1988年深秋的时候,最疼我的奶奶病逝了。有一次,父亲给我谈起奶奶逝世前的一些细节,说到了当时重病中的奶奶什么都出不下什么都吃不了的时候,却想吃葡萄。乡下找不到,父亲就先是去榔梨镇,镇上没有,又去长沙,总算给奶奶找了些“葡萄”,实则是些进口的提子。父亲的话一时竟让我唏嘘不已。

   如今我工作的这个地方栽种着18000亩葡萄,甚至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每次下乡的时候,经过葡萄园,看着那充满诱惑的串串饱满的葡萄,很容易让我怀想起当年老家门前的那颗野葡萄,还有在病势前想吃几颗葡萄的奶奶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飞来的冤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