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向东南行!去哪里?长沙。
办么子事?要项目要钱。顺便带回2009年第二期《常电文学》。
澧县到长沙实在是太远了。出县城后,忘记带手提包,往返耽搁了20来分钟。7点半出门成了正常上班。一路上的景致实在是太美了。南方就是南方,比北方,北方没有法子比。不过这样的天气,我还是有些意见:气温降了,电量上不来啊。想起今年上面下的55680万千瓦时的计划,看看如今的天气,再回想澧县那半死不活的工业,难啊。说真的,虽然7月份的时候天气奇热,电网喊疼,百姓埋怨,官员嘀咕,我即使受点委屈,内心还是高兴的,天天看负荷曲线象当年的股市,飙涨,那可是员工的米米啊。7月份卖了6100万千瓦时,可惜这样的月份只有一个。
到长沙时已近中午。要请的碍于情面,还得来赴我设的“鸿门宴”。传恩将第二期《常电文学》拖来了。嘿,就是比前一期强(封面)。封面是一副中国画《荷》,作者注明是阿佐——碧云的朋友(尚没有考证)。因纸张换了,整个杂志明显上了几个档次(看起来)。
不过,我知道,里面的内容却是不敢恭维的。好在传恩给我拉了些大家的作品:比如《年轻人》的副社长碧云先生、比如省公司的原处长刘福荫先生、比如东江水电厂的美眉纪委副书记张富遐女士,这样一来,就有了些亮点。不至于让人阅后评价为:红漆马桶。
如今想起做这个常德电力文学协会的会长,后悔是肯定有的,欣喜也是有的。后悔的是,如今到了基层,给机关发号司令不灵了——一些人要张不睬的,幸亏本人脑壳冒进水,早就料到了这鸟事,心里承受得了。好不容易凑凑巴巴弄了点文章,只要没有错别字,基本上都采用了。欣喜的是,有朋友相助,管他三七二十一,大家帮助写。我呢?博客上有不少,整理一下,署个博客名,每期搞他个三四篇。封二封三封四没有图片,也就地取材,自己幸亏还能色两下。看着这一二三期《常电文学》,不管美丑,都象自己的孩子。
夏之风吹过了,接下来的秋之果呢?
下午到省公司办事,进门是最费神的。好在当初搞了千把天农电,认得几个人,心想,第一次为供电所所房建设,要点项目争取点资金,或多或少都会意思一下吧。果真如此,没有白跑,基本上达到目的。
回澧县已经快晚上九点了,明天头来参加生物质电厂发电仪式,并带来一干人马调研,汇报材料还要整理一下,接待工作还得梳理一下,这都不算事,关键是明晚的酒:县里的头都接了三个的啊!
喝!
加载中,请稍候......